蒲先生立马把银子还给了朱秀才说:我并没有做些什么,这些钱太多了,使不得。
朱秀才急了说:您救了我娘子的命,就是救了我的命,这是两条命都活在了你手上,怎么不应该收下这些银子。不行,您一定得收下。
这蒲先生素知朱秀才的为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是一个在金钱上毫无心计的人,这一锭银子,少说也有二十两,够他们夫妻两个两年的生活开销了,实在太多。于是道:朱秀才,我实在不能收,你若是真想给的话,过后给我送二十个铜钱到家就行。说着不等朱秀才答话,就走了。
杨老爹羡慕地说:小老儿我活这么久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哪,这也是你给别人写文章赚的?我们这起早贪黑劳累了几个月,肚子才填个半饱,你这动动笔这么大的银子就来了,果然知识就是金钱啊。
朱秀才得意地说:杨老爹太会说笑了,我这十年苦读是白苦的?不过就我的学识和才华,遇到的慧眼识珠真心佩服的主儿倒不少,这么阔绰大方的,还真是平生第一次遇见。
杨老爹说:那就是你时来运转,说不定马上就要发迹了。
朱秀才马上又说:您老还别说,还真是这样,昨天回家的路上遇见个算卦的,对我说,炎城这个地方对我不利,让我往西南走,越远越好。看来,我的福运在西南。等我娘子身体好了,我们马上就走。
这个时候,朱夫人又醒了,哼哼唧唧地,伸出手叫:一一,一一,你在哪里?我好怕。
朱秀才听了,马上趴过去握住手,满脸宠溺地说:婉,婉,我在这,我在这,不怕不怕。
杨老爹差点跌倒,有点后悔没有带手杖出来。逃也似的离了朱家。
原来这朱秀才,生于乡绅之家,耕读传世,祖上还曾经出过进士,过去,在整个炎城也是一个颇有声名的大户。他的父亲朱老爷子从十五岁有志于学,一直到七十古稀,可以说是皓首穷经却连个举人也没挣下。但建功立业的志向矢志不渝,因此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清一”,希望他能实现“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匡扶社稷愿望。
这朱秀才早岁时也聪颖过人,十七岁中了秀才,之后连续参加几次应考,却寂寂无闻。他不像父亲那样执着,又甚是喜欢读李太白的诗集,因此不理世务,浪荡江湖,结交豪侠名士,自负才气,挥金如土,不消几年就把个殷实家底败光了。这几年流落在外,了无音讯,如今回来,愈发的生事艰难了。
却说这朱秀才虽不通世俗,但却对自己的结发妻子情比金坚,视若珍宝。朱夫人躺在床上,朱秀才像换了一个人,酒也不喝了,脑子也清醒了,嘘寒问暖,软语温存,羡煞旁人。
朱夫人一病,也如换了一个人,从膀大腰圆暴躁鲁莽的村妇一下子变成了多愁善感娇切不胜的小女人。朱夫人嫌床上被柴草扎得慌,朱秀才赶紧走过去让妻子躺在自己的怀里,朱夫人温柔躺在相公的怀里,娇滴滴地说:相公,人家想吃七里香点心铺里的红糖蜜裹小麻花。
朱秀才马上答应道:好好,明天天一亮我就去给你买。
朱夫人甜蜜地说:相公,就凭每次生病时你对我的这股子体贴劲儿,这辈子嫁给你也值了。
天色未晓,朱秀才就摸摸索索地起床,要去七里香点心铺给妻子买最早一锅的红糖蜜裹小麻花。还未等衣带子系上,歪斜的两扇门被踹开了,几个彪形的黑影走进了屋里来。那门本已不牢靠,被这么重重的一击,晃悠了两下倒在了地上,朱夫人惊叫一声坐起来,抱住了朱秀才。
朱秀才壮着胆子问道:谁呀。
我们是上头派来的,要请朱秀才去问问话。朱秀才,快跟我们走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