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风轻染把附近周围的木柴都给搬到了山洞。
看了看腕表,哦,竟然光是拾柴就用了两个小时。
稀饭熬的好慢,怎么都还没熬好,看来这个灶不是很能集中火力,看来我是要把这个灶给改进改进。
两个半小时,这锅稀饭总算是给熬好了,拿来碗盛了一碗稀饭,吃上一口,好香,绿豆的清香混着浓浓的米香,我这是手艺变好了的节奏吗,最近两次煮的东西都感觉分外好吃。
连泡的方便面都觉得很美味,只有那次方便饭盒还是那个味。
哎,真多想,一定是最近太劳累了,吃的还部分都是干粮之类的吧,所以,一碗简单的绿豆稀饭在我这里也能成为美味了。
“呃??????好撑????”
一连吃了三碗粥,风轻染才停了下来,摸摸自己都有些撑起来的肚子,幸福呀,就是以后不能这样吃了,要节约粮食(毕竟食物来源还是没有的,存粮再多也有吃空的时候),只能最多吃到八分饱。
这灶果然是四处漏风,看着四处不严实的灶,风轻染仔细的回忆着,看看怎样能改进改进这个灶。
额,应该是用水和黏土把空隙处都填平吧,只要留下几个通风口就可以了,黏土这东西,应该是水潭边就有吧。
我记得粘稠度较高的黏土就是烧制陶瓷的原材料,当年好奇心重,对怎样烧瓷都做过精细的了解,自然找原材料这一点,肯定是明了的。
在水潭边找到了她要的黏土,风轻染拿出盆子装回山洞,开始对灶的改造,将黏土细细的敷在石头的空隙处,里面也细细的抹平坦,上方更是抹的平平的,目测,锅在上面可以放的更平坦,拿了几个大概有指节粗细的木棍插在黏土里,准备做几个透气孔。
抹好了,也插上了透气孔,算是准备工作做好了。在灶周围和中间都堆上几个小火堆,让火堆加速使黏土变干。
对了,今天早上用来煮稀饭的绿豆既是食物也是种子,得挑一些饱满的好的来留下来当种子。
这绿豆还是上次回家,我爸给的,据说是乡下亲戚拿来的小种绿豆,说是要好吃些,然后爸爸特意先装了一大雪碧瓶子的绿豆给我留着夏天煮点绿豆稀饭,清热去火。
我夏天倒是没有煮两次稀饭,所以基本上留了一整瓶随我穿越到了这里。
她还需要找找看还有些什么可以做种东西,这里还没有找到除了鱼的其它食物,如果把存粮吃完了,不然以后的食谱就只有天天吃鱼了!
虽然没有种过粮食,但是有种子必须要尝试一下,多实验几次肯定是可以种出来的。
有两个土豆,土豆都发青了,据说土豆就是直接种的,还可以把它切成几块,只要有皮在就可以了,这种发青的就是要发芽的土豆了。
有一个南瓜,呃,南瓜的种子是南瓜瓤吧,可是现在的南瓜,瓤和果肉都长在一起了,这个还真的不知道怎么种。不管,还是要试试。
有一口袋老姜,好像是穿越前的一个星期称了两斤,这个可是个好东西,佐料的它去腥添味,我现在在这里发现的只有鱼肉可吃,它可是我去腥的主力军了,其实它现在还有更巨大的作用了,万一伤风感冒的话,一碗姜汤,还是非常需要的。
好有个蒜子,嗯,姜蒜都有了,就差葱了,真可惜,其实从还有一点,可是这真的无从下手,葱须早就被去干净了。
还有,之前,上次离开的时候做小煎鸡的时候晒了海椒籽。
还有葡萄,哎呀,这葡萄都坏了,这个还能处理吗?先放旁边好了。当务之急,是把能种植的东西给翻出来,先尝试的种植,看能种出些什么来。
这里还有一堆干货,枣子,香菇,莲子,枸杞,干海椒,核桃,花椒,黄豆。不知道这些干货还能不能种呀。其他不说藕我可是非常喜欢的,一定要成呀!
细细的点了一下,种类还不少呢,有十几种东西呢,就是不知道我能种出些什么,先尝试下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