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监军在上,代表皇上。

王从义等人不敢不从,好在圣旨里面写的也含糊,到底是没说是王巡抚要听刘侍郎节制,还是刘侍郎要听王巡抚节制。

这一次往蓟州去就不比从山东到天津了。

王从义把部队分成了三阵,每阵隔着八里地,如果遇到袭击,首尾正好互相支援。

又拼凑各营的骑兵,攒出来三百骑兵作为探马,部署在大军的前后左右十五里外。

山东的营兵,战斗力在整个大明朝都只能说是二流.

因为山东,除了偶尔会爆发白莲教作乱,倒还真是没什么像样的强敌。

听闻素来被称为天下强兵的宣府大同边军竟然在两个时辰内全军覆灭。

整个士气也就低迷下去了,沿途不断有士兵开小差,刚离开天津三十里地,就已经跑了十五人了。

越是这样,王从义就越是心虚,于是索性把柳保泰和巡标里面精于骑射的郭三省也一并派出去当了探马。

二人统领着五十骑兵走在队伍的最前头。

“报,守备大人,前方十里太平。”

“歇着去吧。”

作为整个大军的眼睛,二人绝对不敢怠慢,本来就是前哨的他们,为了避免和八旗的哨探发生遭遇战。

索性又放出去五人一组的探马,在前面十五里的范围内侦查。

腊月里的冀北平原寒风削骨。

大家都是在努力着往前挣扎,大军要在蓟州和那个倒霉的刘侍郎汇合,所以一路上,很难获得修整。

如此行军了两日,终于快到了蓟州。

但是却也遭遇到了八旗的哨探。

先是往南边的探马和八旗的探马发生了遭遇。

赵百总的三十骑全数覆没,只带着伤逃回来三个人。

而后是钱守备的一百哨卒和依附了后金的蒙古部落哨探交手,互有胜负。

那钱守备倒是也能战,竟然还掳回来一个蒙古人。

可惜的是勤王军里面,没有一个会蒙古话的,只好把他绑了,日后再说。

王从义和诸将商议,认为东虏大军恐怕已经往东边去了。

但是为了谨慎起见,大军还是加快脚步往蓟州赶来的正确。

又走了两日,柳保泰等人作为前锋,终于到了蓟州城下。

柳保泰看到这蓟州城比起一般的州城来说要大上一圈,因为地处边疆,所以城墙修得格外结实,都包了砖。

一个月前,袁崇焕的关宁军,就是在这里驻屯的,所以营盘还在,大军下营需要花费的工夫,可以减少大半。

站在城门下面,通报了姓名。

那守城的民兵从城墙上吊下来一个竹篮子。

柳保泰把王从义给他的旗牌、印信,腰牌放到篮子里面,让那民兵拉了上去。

那民兵把柳保泰递上去的旗牌、印信和腰牌呈给守城的县丞看。

那州丞先看了看旗牌,上面的确是盖着山东巡抚的大印,似乎是真的。

又看了看柳保泰的印信和腰牌,却犯了疑惑。

印信和腰牌是没错的,但是眼前这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似乎不应该担任这等官职吧?

那州丞道“将军稍安勿躁,待我去找太爷来。”

所谓太爷,就是蓟州知州。

蓟州的知州名叫戴文箕,本来是在贵州当知县,但是因为立了军功,所以超擢到了京畿重地做了知州。

他是福建人,举人功名,在这个两榜进士横行的世道里面,能够做到京畿重地的知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