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安过后沈卿让丫鬟们把礼物都端上来,分别送过礼物后宁老夫人说:“月宁,你带着卿娘出去玩吧。”沈松的妻子徐樱也起身说:“祖母,儿带着陶依去院子说些事。”宁老夫人点点头示意他们离开,这样堂上的女眷只剩下宁老夫人和崔夫人两位。
宁老夫人是想跟沈闻说一下沈卿的婚事,她跟自家大嫂都觉得沈卿跟王家小郎君非常相配,这次主要沈闻跟沈辰俩兄弟说一下,他们没有意见基本这事就定下来了,毕竟家里没有长辈这个做长兄的就能定下来。
沈尧夫妻作为家主有很多事,两夫妻也辞了老夫人去前面,宁老夫人只留下沈卿打发沈松和沈柏兄弟俩带着沈辰先去前面。
看着小辈走后宁老夫人说:“闻小郎,这次去江南王家,他家的小郎君跟着一起来京城参加科考,老身跟宁侯家的王老夫人都觉得他跟咱们的卿娘很相配,按照家世江南王家比你们这一支高上很多,可是王家的崔老夫人也觉得卿娘非常好,而且王家二郎王梓你也是认识的,你最近有空也多接触一下,王家二郎的娘子也跟着我们一起来的京城,一会他们兄弟过来,让你娘子多聊天看看她们的人品,将来她肯定也留在京城,王家小郎君考核如果不差肯定也留在京城任职。”
沈闻听完点点头说:“多谢堂祖母操心,本来还发愁小妹的婚事,毕竟陶娘还年轻看人方面肯定不行,稍后跟她说一下。”既然老夫人帮忙看过,他已经考虑过实在没合适的已经做了准备找寒门、庶子的准备,只要人品好又前途就行,毕竟阿耶阿娘早逝只有他这个哥哥,高门大户回头被欺负这个哥哥也无能为力,既然沈侯家老夫人出面还有宁侯家的老夫人,王家要欺负小妹也要不看僧面看佛面,要跟二弟说说要更努力升职,能做到京城的二品大员估计有人想欺负小妹也要掂量一下。
从老夫人这告辞出来直接去前院找大伯,沈尧昨天晚上就已经阿娘谈过这件事,他也乐见其成跟王家做亲戚,虽然王家老一辈的大娘做舅母,可后面的小辈没有联系,等舅母百年之后就跟王家没甚关系,如今再有新的关系联系起来,宁侯应该也会支持的。
沈尧见到他先客套一番,又询问最近在衙门里有没有遇到困难,最后说到沈卿婚事的事:“王家小郎叫王柷,是嫡幼子打算明年参加筛选考核,过了之后应该会在京城在翰林任职,卿娘成婚后肯定跟着王梓在京城生活,不过王梓可能在京城熬够资历就回江南,到时卿娘就年纪大了不怕她对后宅的事处理不好,趁着这几年让你内人多教教她就行。”
沈尧的意思很简单不能放弃这次和王家结亲的机会,沈卿那边还要多培养将来一定要在王家站稳脚跟,不是嫡长但是也占个嫡字,将来的前途肯定不可限量。
沈闻听完他说的话赶紧起身握拳行礼称是,其实他想的是比王家小郎大十岁,只要肯努力在他离京之前在吏部有绝对权力,把王梓留在京城也不是不可能的。
两人各怀想法可聊的内容确实殊途同归,总体就是看好这桩婚事,沈尧看好王家,沈卿觉得王梓毕竟是世家嫡子在妹妹现在的情况是最好的选择,沈家旁支丧母之女在=这个时代在婚事上非常吃亏,哪怕本人再好赶上挑剔的婆家也是不行的。
私下和沈辰也商量过这件事,除去他们兄弟谁都没说过包括陶依在内,如今主家这边的堂祖母帮忙说亲,可能有看中他们兄弟前途,老夫人更看中的应该是小妹鞍前马后的孝顺,用老夫人的话说:卿娘比亲孙女还孝顺,一年四季的衣服总是按时孝顺。当然不可能衣服都是沈卿做,可是应季的时候就会送过来或大或小的衣物,总有一样是亲手做的,自家小妹当时为的是老夫人能够在沈尧面前提点两句,才会这样辛苦的做衣服主家这边的女眷留个好印象。
兄妹三人这些年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每个人都付出最大的努力,沈闻努力读书逼迫自己做那些不喜欢的勾心斗角,二弟起早贪黑练习武术研读兵法,小妹从六岁开始琴棋书画、绣花各种练习,不用人看着从天亮起床忙到天黑休息。
他当然希望小妹有个前途无限的婆家,如今这就是机会下午王家小郎君过来一定要好好看看。
王梓跟王柷兄弟俩在家在宁家吃过午饭,告辞出来往沈家行进,今天好不容易王梓休沐一天时间拜访两家,内人到的时候跟他转述老夫人的话,主体意思就是沈家旁支的小娘子沈卿,她和阿耶、阿娘都非常喜欢(当然主要是老夫人喜欢),想给小弟说做娘子,这次去沈家其实早就通过王老夫人约定好的,让男女双方互相看看,再有互相兄长沟通深入了解一下。
王家的人到二门的时候沈尧这边就接到消息,沈闻跟着沈松兄弟俩到门口接王梓、王柷二人,见面的时候王梓跟四位问好后给弟弟介绍四位兄长,六个人里目前是沈松年纪最大,可职位是沈闻最高,毕竟沈松还没有领实差就是个沈侯世子的身份。
几人寒暄过后沈松领着大家到偏厅,王梓提出要先带着弟弟去后院拜见老夫人,然后再去前院书房拜见沈侯,最后有沈柏带着兄弟来往后院去了,沈松跟沈闻兄弟来直接去沈侯的书房,有关沈卿婚事的事沈家的嫡系子孙都是知道的,见面的时候都留意看了王柷,三人到书房说了各自的看法,沈侯没有做出评判,只等一会王家小郎君过来他亲自看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