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晃晃悠悠的赶在午时前靠岸,早有管事的带着软轿等在岸边,这些都是早上从府里运过来的包括抬轿的人,崔老夫人挥挥手说:“不用,坐了半天这会正好活动活动腿,湖心观没多远走过去就成。”管事赶紧点头称是,向抬轿的人挥挥手,那些人抬着空轿快步离开。
崔老夫人带着她们三人边走边介绍,王老夫人这边也应和着嘴里时不时感慨着,‘和当年不一样、变化真大、现在真漂亮’等词句。
宁老夫人也在旁边一起应和着差不多的词语,只有沈卿跟在后完全当听众和看客,不需要她出声应和。透过眼前的高大的树木隐约的能看见建筑,想来已经到目的地了,这时就听王老夫人说:“嫂子前面就是湖心观了吧,当然好像没有这么大的占地。”
崔老夫人点点头说:“最近这十几年香火比较旺盛,等会吃过午饭咱们从后院走,从另外一条路去别院,那边的景致更漂亮。”
说话间来到庵观门口早有道姑等在门口,看见人过来赶紧上前打招呼,崔老夫人给她们介绍说:“这是湖心庵的观主明心道长。”然后又介绍说:“这是威远侯府王老夫人、博远侯府宁老夫人、侯府大娘子。”分别给观主介绍完,两方分别打过招呼,明心道长引领几个人往观里去,一行人直奔庵堂的后院找到贵宾用的房舍,素斋早已经摆放完毕,只等她们到来就可以开饭。
沈卿进门看着桌子上的素斋心想,这观主想的还挺周到出锅摆放好,她们到这吃温度正合适可以入口。
坐在餐桌前心想分餐制就是好,小小的一张桌子不会要估计形象够不到远处的菜品。
用过午饭有小道童送上青竹茶,崔老夫人笑着说:“大家快品尝一下,这青竹茶是观主亲手做的,在外面是喝不到的。”大家都是聪明人听话听音,纷纷端起杯子浅尝一口点头夸奖。
休息的差不多崔老夫人起身跟观主告辞,三位老夫人加上沈卿前呼后拥的往道观后门走去,王柷和宁远压根没有进入道观直接去了王家别院,毕竟是女道观不方便男客进门。
一般女道观经常有男客来的那就不是什么正经地方,这个湖心岛常年被江南道各大世家占据做别院,怎么可能弄个乌烟瘴气的道观放在这。
后面的院墙边种植一片梅花树,出门后是一片桂花树再往外是竹林,中间是鹅卵石铺就的羊肠小路蜿蜒曲折,身后的燕回跟宁珊小声的说:“江南就是奇怪,一条路非要修的七拐八拐的,明明可以笔直的多省力气。”宁珊歪头看看她没说话,心想:这个燕回比她还直肠子,高门世家都讲究个意境谁给你讲省力气啊。
燕回的小声嘀咕除去宁珊只有沈卿听见,她挑挑嘴角没说话,这个燕回绝对的笔直笔直的直肠子,什么话都敢说看来这次回去要让邢娘再教教她。
走出竹林视野一下开阔起来,远远近近的院落看上去大概有不到十个,都是门户紧闭看不见任何人,这时堂祖母就问:“王家嫂嫂,这都是各世家的别院么?”崔老夫人说:“对,都是江南道顶级人家,平时也没什么人偶尔来散心住一段时间。”
沈卿跟在几位身后听着她们闲聊,一路看着景色来到这片别院最深处,王家的别院是整座岛上占地最大的别院,别院后门就是码头王家的人可以不惊动岛上任何人随意进出。
王柷和宁远早就听到消息来到别院大门口迎接,看见她们过来王柷上前行礼说:“祖母,院子都已经收拾好了,您和姑祖母住桃坞苑,宁老夫人和沈家大娘住在绿竹苑,仆人已经把房间都收拾好,热水也都备好请过去洗漱,稍后在后院的花园准备好茶点,今天晚饭也在那边用。”
崔老夫人点点头说:“辛苦你,你也带着远小郎散散去吧,就不用管我们了。”说着带头往院子里走去,早有崔老夫人身边的婆子上前,带着宁老夫人和沈卿往绿竹苑去。
绿竹苑很大院子内外都种植很多高大的竹子,蜿蜒的小径用青石板铺的,穿过小径院子里有六间正房,看着是一排房子可正房是分开两个不同的独立空间,王家的婆子上前说:“侯夫人住西边的屋子,大娘住东边的丫鬟们已经把东西整理好,奴婢在门外候着,要出发就派人传话就行。”说完行福礼退下。
沈卿本来要送堂祖母回房间,宁老夫人摆摆手说:“你赶紧回房洗漱换衣服,一会还要去后院喝茶,也不能让崔老夫人等着咱们。”
说完扶着巧娘的手进屋去了,沈卿只好转身往东屋去,锦红早就把她管用的被褥幔帐都弄好,她进门的时候就有小丫鬟抱着木盆进来,锦红挽起衣袖开始帮着沈卿洗漱。
燕来已经准备好给沈卿替换的家常襦裙,藕色断面外面陪着同色的烟纱远远的看着非常仙气,昨天晚上选衣服她和锦红特意选的,带过来四套衣服都是这个款式,只是颜色和细节方面有些不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