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又简单的说一下陶家姑娘的情况,今年十五岁主要是她的祖父去世,哪怕陶郎中被夺情,可是家里还是应该守孝,正好过完六礼也差不多要两年就正好到结婚的年岁。
听完老太太的话沈闻也觉得可以,点头答应老太太那天一定过来,临到最后沈闻说:“老夫人那天我带着妹妹一起吧。”
老太太点点头觉得这样也好,这样沈闻不那么尴尬,不然跟着沈松两口子有点别扭。
沈闻回去后独自在书房坐了很久,叫童子去后院小妹那里传消息今天过去吃晚饭。
沈辰今天没有回来下了衙门和同僚出去聚会,在他临出门去后院那边的时候接到消息,无奈的叹口气往后院走去。
兄妹俩吃过晚饭后各自端着一杯茶对坐在榻上,沈闻挥挥手把屋子里伺候的仆人都打发出去,小声的和妹妹说起今天的事,又委婉的表达让她后天跟着一起去的事情。
沈卿点点头表示知道,相约沈闻中午从衙门赶回来接上她一起去主家。
这会主宅里的沈尧和妻子正在闲聊,说起给沈闻想看的事,妻子崔氏问:“阿闻的婚事老太太特积极,莫非这中间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
沈尧说:“就两个原因,一是他家是咱们正经的一个老祖宗的后代,二是沈闻兄弟俩人品、才能都不错,未来可期而且知道感恩,现在咱们帮扶一下也说不准将来大郎和二郎需要他们帮扶。”
崔氏暗自撇撇嘴说:“咱们家大郎和二郎哪需要他们这对失枯的兄弟帮扶。”
沈尧瞪她一眼说:“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谁知道三十年后是在河东还是河西,以后把你的小心思收起来,对着卿小娘热情点,我看那孩子也是个心里有成算的。”
崔氏说:“说道卿小娘我确实挺喜欢的,也就比咱家蓉儿差点,可比二娘和三娘强多了。”
夫妻俩很快转移话题又说些别的事,家里的事情都商量完沈尧起身去了外书房,崔氏也无奈毕竟年纪大了留不住夫郎在房里,只能随他去毕竟儿女也都大了,这么多年两个妾侍也没能有本事生下个小郎君,以后家里的东西就她两个儿子分,如今沈尧也只是在书房里伺候的丫鬟,只要每天安排看好她们和避子汤就成。
……转眼到了游园的日子,沈卿今天外出的衣服是绣娘燕师傅昨天刚刚做好的,一身月白色的襦裙,配着同布料的发带和帷帽,另外又准备一套备用的水绿色襦裙,第一次参加游园带着春禾和锦红,貌似每次去新的地方带的都是她们两人,可能两人平时给人的感觉毕竟沉稳,而且邢娘也觉得带她们二人是最好的选择。
沈卿提前一刻钟下课回来吃过午饭,丫鬟们伺候她洗漱换衣服,都整理好后有童子跑过来说:“家主回来了,在前院等大娘过去。”
春禾抓一把果子给他吃,回到房里最后检查一下娘子的衣着,锦红把大娘的衣物用品交给小丫鬟拿着,姑娘的帷帽她用双手拿着,跟着春禾的后面往外走。
早有车夫赶出来沈卿的专用牛车,上面所有的纱帘都是用黛绿的,颜色相对比较深耐脏也不显老气,车里的东西早有婆子们收拾摆放好,主要是有她常用的四个大靠枕,茶具、泥炉等物品。
牛车走的慢一般在城里以家为中心,能够去的地方最远要走上一个时辰左右,车里都会常备泥炉一个是取暖再有可以一直温着热水,尤其是天冷的时候这是必备的东西。
春禾上前扶住她上车然后依次跟着爬上牛车,小丫鬟守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把牛车的轿门关好放下帘子。
沈卿没有说话靠在春禾整理好的抱枕上,腿上盖了一条羊毛毯子,手里拿了一本她亲手做的书册手抄诗经看着,都安顿好锦红靠过来小声的说:“大娘刚刚童子过来传话说,直接去游园不去主家那边,不过晚上要去主家用餐。”
她边看书边听最后嗯一声表示知道连头都没抬,三个丫鬟各司其职坐在牛车里,沈卿一抬手春禾赶紧倒一杯白开水递过来。
春禾无数次庆幸她伺候的大娘不吃茶,看过主家茶房里小丫鬟们做茶点,工具之多程序之复杂,她后来跟着邢娘学过可每次提起大娘都以还小拒绝,不过每次外出不用带那些工具还是开心的。
走了大概大半个时辰牛车缓缓的停下,然后听见外面有说话的声音,有小童过来说:“郎君请大娘下车。”春禾上前把她身上的摊在挪开,沈卿随手把书卷放在矮桌上,起身锦红上前给她整理衣物,又把帷帽给她戴上,春禾前后看见没问题示意门口的小丫鬟开门。
春禾跟在她身后下车,锦红千叮万嘱的小丫鬟跟着车夫看好东西,千万不能让陌生人靠近,避免车里的东西出现问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