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这段文字怎么有点眼熟?

姜宁沉思片刻,脑海中灵光一闪,蓦然想起这是孟子说过的话!

孟子被尊为儒家亚圣,备受世人推崇,不知道他说过的话,为何会出现在这个世界的一本修行法诀上?

接着往下读:

“天地有浩然之气,杂然赋于流形之中,上则为日月星辰,下则为山岳川海……”

看完这段文字,姜宁一时陷入了沉思。前世他去旅游景点参观古代书院时,确实留意到有些门匾上书着“浩然之气”四个字;这种“气”也一直为儒家提倡。

难道说,在这个仙侠世界,儒家的修行方式就是养浩然之气?

带着疑问,姜宁继续往下翻:

“仓颉造字,仰观日月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穷天地之变,造化不能藏其秘,灵怪不能遁其形……故儒门修士,以文字沟通天机,而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为体,文气为用!”

读到这里,姜宁陡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原来,这个世界的儒门修炼方式,就是以“文气”为引,以养“浩然之气”为最终目的;浩然之气为根本(体),文气为表象(用)!

现在他完全明白了,先前他两次吟诗激发出天地异象、将双面煞击退,简而言之,就是以“文气”沟通了天机,最终这方天地回馈给他的就是“浩然之气”!!

“文气”和“浩然之气”相辅相成,就是养气的终极奥义!

大疑问释清之余,另一个疑惑又萦绕心中——如果说,儒门修士念的诗文非原创,而是鹦鹉学舌般“复诵”别人作品,那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想到这里,姜宁清了清嗓门,试着念了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次念完诗后平平无奇,和前两次迥然不同,屋中不起风、不出水,更别说出现什么白衣飘飘的刺客了!

只有一种可能:这段诗文在这个世界,并不是他“原创”的,肯定不会再有诗文横空出世时的天地异象!

想到这里,姜宁又念了一段诗词:“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段名句出自清代纳兰容若的《长相思》。

话音甫落,木屋之中,竟然刮起嗖嗖寒风,灯台上的火苗摇曳不止,几欲熄灭。

姜宁只觉得像光着身子处于凛冽寒风中,寒意漫涌而来,如针刺骨,冷得他哆嗦不止。接着他的卧室中竟飘起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很快地面上就积雪盈寸,连姜宁的头顶、肩膀也被染得雪白。

好冷!

“啊……啊——阿嚏!”

姜宁冷得不禁打了个喷嚏,口中慌忙叫道:“停——停……停!”

屋中风雪渐渐停歇。

缓了一会儿,他的身子才又暖和起来,接着又感到一股神秘的气息注入体内,沿着他的四肢百骸游走冲激——这肯定就是“浩然之气”了。

不同于前两次,这回他感到浑身血脉鼓胀,气息无论如何都融不进经络之中,令人难以忍受。也就是说,现在他急需导引行气,将这股浩然之气熔炼为己有。

那股气息在姜宁体内乱钻乱爬,如虫似蚁,折磨得他浑身时痛时痒,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哗哗哗——”

姜宁再次飞快翻起《养气诀》这本书,里面还在对文气大谈特谈,比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宝雅器之类的东西,端的就是一本干巴巴的说明文,哪记载有什么炼气诀窍?

姜宁丢下册子,长叹一声:

“真特么坑爹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