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太后娘娘旨意,消息逐层传递,最终到了皇帝的耳边。
次日,早朝。
乾清宫内,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相商国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现身坐下,众官员齐声呐喊道。
“诸位爱卿平身。”
听得皇帝此言,众官员忙谢恩。
礼毕,各官员开始上奏,都是些琐事,大约持续了一个时辰。
待的朝堂静声,皇帝龙眉一皱,询问道:“可还有事起奏?”
无人应答。
“齐城知县府被人纵火烧了,你们没人知道吗?”皇上质问道。
台下众臣相互望了望,彼此低声议论着。
“看来你们是无人知道了。”皇帝低语道,“朕不知道养着你们有何用!十三皇子在皇宫内被劫走,到如今都没有消息,现在知县府又被贼人烧毁,所处官员也是生死未卜,然而事发几天过去了,你们竟无人知晓!”
眼看着皇帝龙颜大怒,群臣纷纷下跪求饶。
“臣等办事不利,还请陛下恕罪。”
双手紧紧抓着龙椅扶柄,皇帝此刻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旁边的小太监递上一杯茶,他轻抿一口,随即闭目,平复着情绪。
台下群臣,没有得到皇帝的赦令,皆保持着跪伏的姿势,有胆小者,均颤抖不已。
“召诸葛春夫前来见朕!”皇帝沉思一番说道。
旁边手持拂尘的太监听到指示,便清了清嗓,大声说道:“传锦衣卫指挥使诸葛春夫进殿!”
殿口的太监听闻,也开口传声。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一名剑眉星目,身材魁梧的男子大步走入殿中。
双手抱拳,目视下方,低声道:“诸葛春夫,参见陛下。”
皇帝点点头,缓缓说道:“诸葛爱卿,你可知朕宣你来,所为何事。”
“回陛下,可是为十三皇子……”
诸葛春夫还未说完,就被皇帝挥挥手,打断道:“也不全是,昨日朕得到消息,齐城的知县府被贼人烧毁了,全府上下恐无人幸存。朕要你彻查此事,定要将贼人捉拿归案。”
“臣,遵旨。”诸葛春夫答道。
皇帝随即看向群臣,目光所视之处,身姿无不矮上几分。
“众爱卿可有良策?”皇帝低声喝问。
“陛下英明!”群臣高声喊道。
看着他们奉承的模样,皇帝内心是好气又好笑。
从龙椅上起身,甩了甩衣袖,淡然道:“退朝。”
……
慈宁宫。
太后正坐着喝茶,万公公走来,在耳边悄声道:“娘娘,陛下已下令让锦衣卫负责此事。”
看着茶杯中的水纹,太后微笑道:“这茶的味道真是不错。”
“娘娘若是喜欢,奴才去找尚食局要些来。”万公公说道。
“好啊,多要些来,等哪天皇帝来请安,也叫他尝尝。”
语落,太后便不再说话,只是把玩着茶杯上的花纹。
“那奴才就告退了。”
……
另一边,姚图透一行,一路奔逃,来到了一处村庄。
村口旁立着一个石碑,写着‘不语村’几个字。
“秃兄,要不入村休息下?”白君河问道。
姚图透看了看正在摸肚子的小光头,点头道:“也好,跑了好几个时辰了,肚子早就空了,走!”
说着,便进入到村子。
村中只有一条主路,两边都是些茅草房,来的时候正好是午时。
此刻各家正在生火做饭,在街上都可以看到缕缕炊烟升起。
一名小女孩从房里走出来,恰好看到姚图透一行。
“娘儿,你快出来看啊,这个哥哥没有头发!”小女孩指着姚图透的脑袋说道。
“哈哈,师傅,人家在笑你呢!”小光头笑道。
谁知小女孩转眼看到小光头,又说:“咦,这个小弟弟也没有头发,好可怜哦!”
“哈哈哈,你们俩!”这次是白君河捂着肚子,开怀大笑。
“哇!这个哥哥的脸……怎么这么白啊!好可怕!”小女孩又道。
“……”
“哈哈哈哈!小白脸,你怎么不笑了,继续呀!”
冤冤相报何时了,白君河还没有笑多久,就开心不起来了。
“童儿,你在瞎说些什么呢!”
屋内,一个甜美的女声响起,想来就是这个小女孩的母亲吧。
“才没有,你出来看嘛!”小女孩嘟囔着小嘴答道。
于是,从房屋门口走出来一位中年妇女,这女人的面容虽说不上好看,但也不丑。
她看着姚图透三人,微微一笑,然后蹲着摸了下小女孩的脑袋。
“童儿,娘有没有教过你,不得胡言乱语。”
小女孩听着,歪着脑袋:“可是,娘,你看他们,就是这个样子啊,我说的没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