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学院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即一言不合就开辩,不限场所,只要看谁不服就引经据典的怼。

汉末宦官外戚势力猖獗,士大夫因此常常聚众评判时事、品评人物,这种行为虽然引发了党锢之锅,但是士大夫反而没有吓到,这种“清议”运动更是愈演愈烈。

最后,这股风气遗留了下来,成为汉末儒林的一种风尚,学院的‘好辩’风气就是受此影响。

婉儿看着王平滔滔不绝的讲解,她差点又犯困了,她对这些火炕什么的没有兴趣。当婉儿看到这边有热闹可瞧,她就拉着一旁的郑玄往这边挤了过来。

看着双方越辩越激烈,眼看就要有打起来的架势,婉儿的小手紧握,眼眸深处那份激动再也遮掩不住,心中暗暗的祈祷道:打起来...打起来...快打起来。

乐城本来想快速回到府中,他要亲自见证摧毁隐元商会的行动,但看见此处的辩论,他不由得停下脚步。

乐城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和别人辩论,他虽然平时绮襦纨绔,但是胸中也有点墨水。每次见到别人被他那激越昂扬的言语所折服,他就十分有成就感。

但他不知道的是,别人是恐其报复,难得和他争辩。

此时此景,乐城哪里肯错过。

当他看到王平和裴幼凝成双成对的出现在不远处之时,他再也忍不住,朗声嘲笑道:“王平小儿,表面一副舍己为人、乐善好施的义商模样,实则是一个暗藏祸心,利用雪灾大发国难财、趁火打劫的狡诈商贾。”

说到此处,他双手作揖往西方一拱,神色尊敬道:“为何我大汉朝廷要屡屡贬低商贾,为何我大汉朝廷要屡屡禁止商贾出仕,为何历朝历代的圣贤都提倡重农抑商,其原因便在此处...奸商作乱啊。”

话刚说完,乐城的目光就往王平那边眺去,言行中的挑衅意图,就差抓着王平的脸抽了。

看见乐城的出现,原本那些帮着王平说好话的人顿时怂了,逞一时口舌之快没什么,但要他们因此去得罪乐城,那就得不偿失了。

邴逊见状,连忙要出口反驳,却被身边的好友拉住并劝道:“此人是中尉的长子,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不惧豪强,可是你的父亲身为郑公乡啬夫,如今因功有可能官升一级,你要是得罪了他...”

后面的话不用好友多说,邴逊已经知道,他双拳紧握的思虑片刻,便长叹一口气,此前辩倒众人的傲气再也不见踪影。

王平双眼一凝,眯着眼打量着眼前这个瘦弱的华服少年,这是哪里来的蝼蚁,他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此人。

裴幼凝声音轻柔的向王平解释道:“此人是北海国中尉的长子,你还是不要得罪他的好,让我来。”

裴幼凝的家族虽然是世家大族,但家族的生意一向由她打理,此时见乐城大言不惭的侮辱商人,她也是忍不住。

见裴幼凝要出头,王平却拉住裴幼凝的手腕,声音淡淡的道:“跳蚤罢了,遇见这种只会呈口舌之快的人,不搭理是最好的办法。”

对于乐城这种人,王平前世在网上论坛上见得多了,他们都有一个同样的名字——键盘侠。

经过网上论坛的洗礼,王平早已过了那个遇到挑衅就脸红脖子粗的和他们争论高低的年纪,有一句话说得好: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我们还是继续找郑公吧。”一边说着一边便拉着裴幼凝便往外走去,这才是王平此行最重要的事情。

肌肤接触之间,裴幼凝的身体瞬间一僵,红得发烫的耳尖在暖阳的照射下,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朱色润玉。

这家伙,走就走嘛,干嘛要动手。

裴幼凝尝试着挣脱,但瞧着那宛若钳子般的大手,很快她就放弃了挣扎。那娇羞的模样,就相似一个受了委屈而离家的小媳妇,在丈夫讨好般的劝说下,不情不愿的跟着丈夫归家。

但这一切,王平自然是看不到。

乐城却全部瞧见了,那双阴鸷的眸子中,此时仿佛燃起熊熊的大火。他双拳紧捏,这件事让他自讨个没趣,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实在是不好受。

乐城心中狠狠的发誓,待会一定会在牢中好好的款待王平,他沉声的对着扈从亲信吩咐道:“派人跟着那厮,千万别跟丢了,他关系到我们的计划能不能成功。”

忽然间,不知道谁伸出一只粗糙的大脚,将那低声吩咐手下的乐城给踹了了个狗啃泥。

————————————————

注1:出土于彭山汉朝崖墓的“天意第一吻”石刻,不仅说明汉朝人会皆吻,而且还会皆吻的同时揉那个地方;荥经出土的石棺浮雕就是两个人举手相握而吻,温柔文雅;合江出土的皆吻陶俑,捧着小脸吻。

唐朝以前吻没有亲嘴的意思,指嘴唇;唐朝《洞玄子才把吻指为皆吻。

宋徽宗更是写词记载了和李师师的皆吻,“动动动,臂儿相兜,chun儿相凑,she儿相弄。”

注2:惠帝、吕后时期“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汉文帝时,“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

汉景帝时“有市籍不得宦”。

禁止商人及子孙为吏的法令一直得到贯彻执行。但这一法令在汉武帝时遭到破坏,而破坏者正是皇帝本人:汉武帝“使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益多贾人矣。”

汉宣帝时,何武兄弟何显有市籍,而“武兄弟五人,皆为郡吏”。

到汉哀帝时又重申此令,规定“贾人皆不得名田、为吏,犯者以律论”。

此后不再见有关于禁止商人入仕的法令。在这一法令或行或止的背后,反映的是商人势力与朝廷之间的博弈。

但毫无疑问,这一切在汉末乱世不适用,无论是公孙瓒和商贾结义为兄弟,还是糜竺等等,豪商参与诸侯争霸的例子不要太多。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