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的野生猕猴桃装完车之后,两辆三轮就分别载着人和货物向市里出发了,而那十五人则继续到山上采摘。
带队去市里销售的是刘主任,她挑选了四个性格外向的妇女,而且她们在市里都有亲戚可以投靠,这样晚上又不用去宾馆投诉。
不过这两天刘主任在做完动员工作之后也没闲着,她不但准备好了秤,食品袋,折叠桌椅以及零钱等必备物品,还让她在市里的亲戚代买了两顶简易帐篷,好方便摆摊使用,当然这些东西除了零钱以外,也都是村里出的钱。
到上午八点多的时候,大石桥村在火车站和高铁站的销售点就都摆起来了,每个点都放了一千斤左右。那几名妇女可不似李中山一样扭扭捏捏,她们刚把摊子摆好就扯着嗓子大声吆喝起来,而也几乎就在她们吆喝的同时,就陆续有人前去打听和品尝,大部分人在尝过之后都会购买一些,与李中山几天前遇到的情况完全一样,甚至还要好一些。
大石桥村的野生猕猴桃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因为首先它的口感很好,生长过程几乎没有人为干预,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野果,所以味道也是原汁原味;其次它的价格比较亲民,十元三斤无论跟什么水果相比都不算贵,平常百姓都消费得起;第三,对于大部分本地人来讲,野生猕猴桃也是他们小时候的一种味道,品尝它的同时也是在回忆一份珍贵或者难忘的记忆,所以这也算一种带着情怀的消费;而最后对于游客们来讲,野生猕猴桃就是地地道道的本地野产了,而野生往往就代表着高品质、无污染,更何况它的味道也不错,所以来往的游客们都愿意花上不多的钱去品尝一番。
而几乎只是半天的功夫,火车站和高铁站的两处销售点的野生猕猴桃就都卖空了。当李中山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没有太多意外,但当大石桥村的一些村民们得知消息以后,他们的反应就各不相同了。
首先最高兴的就是那十五名村民,他们心里跟吃了蜜似的,摘起果子来就更加有干劲了。因为两千斤的果实,算下来就是六千多元,就算再加上四名卖果的妇女,平均一人一天也能挣三百多元,而这样的日收入在乡下农村是很难找到的。
其次就是那些观望的村民,他们一得到消息之后,马上就加入了采摘队伍,他们并不是懒,只是比较谨慎而已,现在一看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又怎能白白错过机会?
不过更多的人依然是按兵不动,他们的理由各不相同,有脱不开身的,有想再继续观望的,还有的是自己山上没有而又觉得去豹子沟已经太迟了的等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一大堆。
李中山一方面很欣慰积极采摘的人数一下子暴增到四五十人,另一方面又担忧还有一半的贫困户没有动静;如果那些贫困户是因为自家山上没有野生猕猴桃还情有可原,但李中山最怕的是他们抱着刘木生一样的想法,不愿意主动脱贫。毕竟如果是后者的话,李中山就对大石桥村的脱贫工作没有丝毫把握了。
李中山和周支书在大石桥村里了解着各户人家的动态,而刘主任在市里也没闲着,她先去了市里的两个汽车站,认为客流量也不少,就初步定下两个汽车站也可以作为次日的销售点。在看完汽车站之后,刘主任又打算去市郊的两个4A级景区看看,因为在十一长假,即使有很多游客是通过火车和公共汽车来到大别山市旅游,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自驾游,这部分人应该还没有尝过大石桥村的野生猕猴桃,所以如果能在停车场附近找到合适位置的话,那么也应该好卖。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