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李中山已经出现在了大石桥村村部会议室,参加会议的还有村委其他几人,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如何采摘和销售野生猕猴桃之事。
在会议前,李中山先讲述了上午在高铁站试卖野生猕猴桃的经过,其他几人听地都忍不住笑起来,刘主任更是开玩笑称李中山天生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不过笑归笑,几人也都明白,野生猕猴桃在市里的市场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
李中山让几人调侃够之后才继续说道:“我在高铁站卖杨桃的时候也琢磨过过往旅客的人群构成,发现他们主要是本地人,还有一部分是来我们市旅游的游客。今年过节又是中秋与国庆很近,一连有十多天,而且我们市是个旅游大市,所以这段时间火车站和高铁站的往返旅客肯定很多,这也正好是我们卖杨桃的好机会,所以我才看好。”
“刚才还说李书记不是做生意的料,看来是我错了,李书记不是做小生意的料,而是做大生意的料。”刘主任夸道。
“嘿嘿!刘主任,咱们就没必要互相夸奖了。”李中山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周支书说却说道:“我也看好这个机会,但是我刚才想了一下,觉得有两个问题必须得解决好才行,要不然这个生意还真不好做。”
李中山问道:“好!有问题就好,说出来咱们讨论一下解决方案。”
周支书说道:“第一个问题就是该怎样去组织采摘、运输和销售;因为村里大部分人家只有一个劳动力在家,这个人顾得采就顾不得运,更顾不得到市里去卖;杨桃这个东西主要是不好放,每个人一天摘个百十来斤,第二天第三天就必须卖掉,要不然第四天就有可能坏了。但一个人采一天,去市里要花半天,卖也要花半天,效率太低,而且收益也低,这是个首要的问题。”
“好,这个问题我在路上就想好了,具体就是几家人合作,比如说可以七八个人采摘,一个人负责运输,两个人负责在市里卖,只要他们在合作之前谈好如何分配收入,我觉得问题不大。”李中山马上答道。
“也只能采取这个办法,而且可以让一个大家的人合作,毕竟亲戚之间好相互信任一些,就算有了纠纷也可以请长辈出来解决。”刘主任也补充了意见。
李中山明白“大家”也是当地的称呼,就是“家族”的意思。农村里很多同姓的人都是从一个家族分出来的,这些同姓人的辈分都会分的一清二楚,互相比较团结。像在大石桥村,周姓和刘姓都是大姓,而且周支书的辈分还是相对比较高的。
半天没说话的黄会计也说道:“我觉得往市里送交给村里的三轮司机就行了,运之前秤好各家的数量,就不用再多派一个人跟去。”
“对!而且因为我们发动了贫困户去采摘,这也算脱贫项目,我建议可以用村里的扶贫款包几辆三轮车,这样还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刘主任又提议说道。
“好,这个主意不错,我同意!周支书,你觉得怎么样?”李中山看向了周支书。
“我也没意见!黄会计,村里的……账上还有多少钱?”周支书问道。
“还有三万多块钱。”黄会计马上答道。
“好,租三轮也花不了多少钱,这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周支书,第二个问题呢?”李中山又问道。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哪里卖的问题;目前就知道火车站和高铁站两个点,感觉有点少,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其他的销售点?”
周支书这个问题一下就将几人问住了,毕竟火车站和高铁站都是李中山提出的销售点,其它地方到底行不行的话谁也说不准。
“要不这样,等到市里卖的时候我也一块儿过去,到时候我四处找找,看哪里有适合的点。我感觉要是按李书记的思路,说不定汽车站也可以。”刘主任看着大家问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