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周,是七队的,郭队长就是我们队长!”那妇女答道。
“哦!我知道他。”李中山记得郭队长是哪一个,不过片刻之后他又问道:“你今天怎么有空来乡里呢?这段时间大家不都是在山上捡板栗吗?”
“哎呦!我来送女儿上学,本来她昨天就开学了,我昨天有事走不开就只好今天送她过来。”
“哦!对!”李中山才猛然意识到最近是开学的日子,而他自己也才刚刚离开校园而已。
“周大姐,你有几个孩子呢?”李中山又问道。
“我们就一个女儿,今年上初二。”
“奥!那负担不算重!”
“是的!这几年没啥负担,就是在家里挣不到钱,我丈夫在外边打工,我还要照看家里的一摊子。”
“那今年的板栗能挣多少钱呢?”李中山追问道。
周大姐一听李中山问起收入,马上就开始吐苦水了。
“哎呦!就别提栗子了!多好的栗子,又大又红,累死累活地捡下山去,才卖两块五一斤。天刚亮就起来捡,中午回去随便吃一点饭,下午一直捡到天黑,一天下来也只能捡个一百斤。捡个十天八天就捡不成了,掉在地上都烂了,要是碰到下雨天,烂的还快!你说能挣啥钱?一个人一年挣两千块钱都难!”
不过周大姐刚说完,坐在她旁边的一名中年妇女却说道:“你一天还能捡一百斤,我一天八十斤都捡不到!”
“我那山陡一些,栗子一掉下来都滚到山脚下,所以才好捡一点。哎呦!捡再多也不中,价钱太低,挣不到钱!”周大姐又扭过身去与那人聊起来。
“是的,也只能挣两个月的零花钱。”
……
李中山面无表情地听着两人的诉苦,他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大石桥村村民生活的艰难。大伙的情况都差不多,水田荒废,旱田只能种一点自吃的蔬菜,或者一点玉米花生之类的杂粮,村民们如果不出门打工的话,在家基本上就只有板栗一项收入,而且这项收入还少的可怜。
“必须要引进好的项目!否则贫困发生率降不下来!”李中山想道,毕竟如果一直没有好转的话,一旦哪一年一个家庭的劳动力因为什么原因无法出门务工的话,那么这个家庭在那一年绝对会陷入贫困。
所以县乡两级部门才反复强调,扶贫既要扶贫困户,也要扶村民的致富能力,否则很容易第二年脱贫,第三年又返贫,反反复复,最后也难有效果。
中巴车缓缓发动,打断了李中山的沉思,他暗暗地在心中下定了决心:既然被安排驻村,那就尽力做出一番成绩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