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就好!”
“为什么?”李中山感觉十分意外,他还在等着王乡长的一顿批评呢。
“在我看来,你现在说‘没有’比说‘有’好,我最怕的就是你下去没几天,什么都没搞清楚,想法却有一大堆。比如说‘感觉可以种什么什么,养什么什么’之类的。要知道我们扶贫不是做实验,不能靠侥幸,必须要有充分的把握才行,特别是我们的第一仗,一定不能失败!”
李中山明白王乡长的意思,扶贫的成败取决于项目的成败,而第一个项目却是取得村民信任的关键,如果第一个项目失败,第二个项目就更难得到村民们的支持,扶贫工作开展就越来越难;而相反,如果第一个项目成功了,后续的项目参加的村民就会越来越多,扶贫工作就越来越容易。
“王乡长,这些我都理解,我没有一点想法和头绪主要因为我是在县城长大的,对农村不熟悉。但我却知道,农村要想脱贫,肯定是要种一些什么,或者养一些什么,最后能卖出好价钱才行。所以你们为什么不找一个懂农业的人去驻村呢?说句心里话,我对自己并没有什么信心,我最害怕的还是在村里待了一年两年,村里却难有起色,最后耽误了所有人的时间,又辜负了组织的信任。”
李中山说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
“哎!你这样说又回到原点上了。咱们做事不能总去强调困难,而是要多想解决办法。你说对农村环境不熟悉,对农业不了解,那我问你,农民对农村熟不熟悉?对农业了不了解?但为啥他们就脱不了贫呢?所以问题的关键显然不在于你说的种什么和养什么,要我说,最重要的还是是眼光和眼界。所以你不要总想着自己做不好,而是要想着怎样去做好,年轻人要敢于担当问题,敢于解决问题!”
“那好吧!”李中山总算明白是无路可退了。
“驻村的事,你就别再想着推脱了!我这次让你来是要说两件事,你要下去落实好!”王乡长边说边从他抽屉里拿出一沓文件,递给李中山。
李中山拿过一看,便读出那文件上的标题:“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不错!县里要统计一下各乡村民的危房数量报上去,然后再拨款补贴重建或者修房,重建补贴一万元,修房补贴四千元,你回去就照这个标准统计一下吧。记住!不但要有表格,还要有照片!”王乡长强调说道。
“好!那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就是如果你没有头绪,不妨先借鉴一下临近村的发展经验和项目,毕竟有些条件是差不多的,如果他们的路子可行,按照他们的脚印走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这个我倒可以试一试!”李中山眼前一亮,他来八里乡好几天了,一路听到的全是各种问题,此时总算是听到一个办法了。
“还有一件事,乡里的那间宿舍已经收拾出来了,你搬进去吧。以后除了县里和乡里的扶贫会议之外,你周一到周四就驻村,周五来乡里汇报工作,周末的时间没特殊情况的话就自己安排吧。”王乡长说道。
“好!”
“那我就不留你了,今天还有一大堆事,你先回去忙吧!”王乡长最后说道。
“好,那再见了!”李中山起身出门而去。
王乡长也起身将李中山送出门外。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