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你看你这话说的,我刚才不是说了,这是以后的事,是未来咱们要考虑的问题。我知道丞相你是好心,是一个仁人君子。可这件事,您必须要考虑,必须要放在心上。大家跟着您,虽然最开始的目的不一样,但最终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我记得当年汉世祖平定河北后,大臣耿纯进言说,'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今天也是一样的。我们所有的人跟着丞相做事情,求得就是将来的富贵,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名声。要是为了名,大家可以跟着别人,未必要追随你。我不是周臣,所以没有很多顾虑,能言他人所不能言。我要是说的不对,还请丞相见谅。”
这李德林还真是的。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来这么狠。还真的不能轻视之,不能重用之。这样的人。是人才,也是蠢才,好坏真的是在一念之间。
李德林说的很真诚,讲的很明白,杨坚心中虽然很不开心,但还是被他的话给打动了,他富有感情的说道:“吾将思之。”
是的,杨坚不反感,对于别人劝进的话,他虽然觉得不妥,但有人说了,也不会怎么样。能说,会说这些话的人,说到底,那都是为了他。别人的一番好意,他怎么能够拒绝,怎么能够寒了那些人的心。
李德林在听到杨坚那了了几个字的话时,心中也是若有所思。话是真的少,少的让人有些头疼。这要是搁在其他情况下,一定会有人吐槽,你说你讲这么少,意思都没有说全乎,能行不。我告诉你,你要是不讲清楚,我是不能让你走的。可今天,此刻,李德林觉得这话,这些个字,很到位,很是恰到好处。字的确是少,但意思却很明确。他觉得值了,觉得自己的心思没有白费。
在不久之前,具体的说应该是政变刚开始没几天,有一些忠诚之臣就向杨坚进言。其实也不能说是进言,那些话差不多是胁迫了。他们用质问的口气让杨坚保证,以后一定不会生出谋逆之心,一定对周室忠心,一定……反正就是让杨坚不能因为自己手中握有权利而肆无忌惮。
说起来,这番话要是其他人说了,那也就算了。毕竟他是外臣,手中的权利的确大的吓人。别人不猜疑,那也有点不太正常。没错,理是那个理。可说这话的人不是旁人,是杨坚的女儿,周室的皇太后。杨丽华不知道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是听到了什么,她会突然把自己的父亲见过去,去说这些话。
被女儿那么问,杨坚的心里很不好受。以前的时候,他不是没有被怀疑过,不是没被误解过。以前的时候,他的心里都很平静。觉得没有什么,不就是被怀疑,被误解,那有什么关系,只要咱心中坦荡,怕个毛线。再说了,自己的亲人不是都很理解自己,只要自己在乎的人在乎自己,一切就都不是问题。现在,怎么就到了这一步,自己最疼爱的女儿竟然怀疑自己有不臣之心。还真的是失败,太失败了。
杨坚的心中有没有不臣之心,凭良心说,在那个时候,在很长的一点时间里,他都是想着对周室尽忠的,从来没想过取而代之。那你说,他是什么时候有了那种念头的?不知道,可能一开始就有了,可能……不知道,不好说,这事是讲不清楚的。你自己看,就凭他对别人劝进的话的态度,就能明白一二。
有些事可能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但在我们日常的一些举动中其实就已经存在了。世界这么大,多的是不可知,不能知,不能懂。可不能不是不能,而是我们不想。因为你想要的答案一直就在那里,只是你想不起来去寻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