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带电不旋转黑洞,C>0,L=0(也被称为R-N黑洞)。拥有两个视界面,当物体进入外层视界面后会进入名叫单向膜区的空间,这个空间的时间箭头指向黑洞的中心奇点,所以是单向的(时间箭头指向奇点)。在物体飞向奇点的过程中,会进入第二个视界面,也叫做内视界面。内视界面中为正常的时空(是不是可以开点脑洞了?),而在这里想要靠近奇点,会有排斥力,你永远也过不去,就算是你飞向奇点的动力大于排斥力,也过不去,因为会进入时间循环,也在物理学上称为闭合类时线(这里解释一下,闭合类时线的意思是表示四维空间沿着时间方向完成一个闭环,形成一个时间圈环。)。想象一下你在这种黑洞的内视界面空间中杀死自己,是不是很可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被称为时间囚笼,也会产生祖母驳论。(这个东西就和平行世界有关联了。)
祖母驳论:假设你穿越回去,在你祖母童年时期杀害,那么未来的也就不会有你的出现。既然你没有出现,你又怎么穿越回去杀死自己呢?跟上面想象自己杀死自己一样,你回到过去杀死自己,你没出现,又怎么回去谁杀了你自己呢?
牵扯到平行世界的理论的话,就能够面前解释,就是你回到的过去并非你所在宇宙时间线上的过去,而是来到另一个宇宙时间线上,并杀死该平行世界的你,不过这解释很勉强。
第三种、不带电旋转黑洞,C=0,L>0(也称为克尔黑洞)。
第四种、带电旋转黑洞,C>0,L>0(也称为克尔-纽曼黑洞)。克尔黑洞和克尔-纽曼黑洞相似,物理参数上的的区别就是一个不带电旋转,一个带电旋转。
而旋转的黑洞和不旋转黑洞的区别在于,旋转的黑洞是扁圆的,不旋转的是正圆的。这和地球因为自转,赤道比两极宽一样。第二就是,无限红移面和外视界面分离。这里无限红移面在黑洞的两边略宽的一块,以及内部一个沙漏状的内无限红移面,内部沙漏状的内无限红移面中是正常时空。内外两个视界面中,有一个单向膜区(前面有提到过),单向膜后有一个奇环。在无限红移面和外视界面之间,有一个能层,这个能层还处在黑洞外部。这个能层就非常的神奇,如果一个整体的物体,分成两半,一半会掉入黑洞的能层,另一半就会被踢出黑洞(电影《星际穿越》中逃离黑洞就是这个原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并不是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中作用力产生的反作用力是极小的。而黑洞能层的这个过程,最早是被英国物理学家彭罗斯算出来的,所以也称为彭罗斯过程。在黑洞的能层中,物体分为两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半带有负能量,另一半的能量就必然会增加,所以物体才会被黑洞能层弹出来。而那一半掉进黑洞的物体,如果撑过了黑洞潮汐力的拉扯,就会穿向单向膜,再进入奇环(注意,不是来到内视界面)。这个奇环是正常的时空,也是科学家们猜测能够穿越到另外一个宇宙可能通道之一。
我们常说的穿越平行宇宙的时空隧道,就是这类黑洞衍生而来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