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看了一圈之后,何冰才搞明白,原来这篇文章是介绍最新一代飞机运用的离子风推进系统。
这种技术在何冰冷冻之前还是个新兴概念,作为科幻迷的他也略有涉猎了一点,所以这篇文章何冰阅读理解起来并不是很困难。
而文章中提到的例子还有飞机图例,正是何冰今天傍晚所见到的那种飞机。
回旋镖无人洲际超音速隐形轰炸机
感情那玩意还是个无人机?无人机还能做到那么大?
之所以会给这种飞行器取名叫回旋镖,可能就是因为这玩意长得像个V,而且飞出去还能回来吧……
不过如果这种飞行器真的应用了离子风推进系统,它还真的不用在身上安装多余的推进引擎。因为这玩意可以只凭借机翼就能产生足够的推力,不用再安装其他部件来产生推力。
像鸟类或者是飞机,它们要想上天必须依靠空气给它们提供的反作用力。至于反作用力怎么产生,鸟类可以挥动翅膀,飞机可以安装扇叶或者涡轮,利用扇叶或者涡轮的高速旋转来产生足够的风速。
通俗一点讲,飞机之所以能上天,是因为有足够的空气吹向了它。至于空气的来源嘛,这点便比较五花门。
像螺旋桨飞机,它们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将空气从机头吸到了机尾方向,这个过程形成了足量的空气动力。其中螺旋桨旋转时既产生向前的拉力,又产生向后的推力,这里合并到一起,专业大佬不要喷我……
再比如像喷气式战斗机,这种飞机纯粹是利用喷气发动机靠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向后高速喷射的反冲作用使飞机向前飞行。
可无论是哪种原理,这些飞机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巨量的噪音。那么有没有那种工作时不产生任何噪声的飞机动力系统呢?
有!
这就是离子风推进系统。
离子推进飞机,是一架不依靠任何旋转涡轮叶片的推动,直接使用电动力便能推进飞行的飞机。
拿这个无人轰炸机举例,这种飞行器动力产生于其机翼表面上的两组导线。机身内的核能电池负责产生高压电,使得机翼上的导线最高电压可达16万伏特!
机翼上的导线其实是作为电极存在的,在这些导线通电时机翼上便形成了强电场,基于电子流动的特性,空气分子主要是氮气中的电子便被剥离出来,形成了离子风,从而驱动飞机飞行。
哦,原来是这样啊!何冰突然纳闷起来,可是为什么我要把这些内容自言自语地全念一遍啊?我这是有什么毛病。
没毛病,主要是想请你来解释一下原理,证明这玩意真的不是作者瞎编的。
何冰:其实按照剧情走,我只需要看一下图片就够了啊,谁让你加戏的?
仔细阅读一遍之后,何冰不禁开始感叹起来21世纪中后期人类科技居然能如此发达。
不过回过头来,这玩意可是无人轰炸机啊,而且文章中还特别提到了它用来运输核弹头的远程打击能力。
现在刚好有一架这样的飞机起飞,这是要做什么?
该不会又是去种蘑菇吧?
等等,何冰突然回忆起来了什么。
那架无人机好像最后一直朝着正东偏北方向飞行……
冰城的正东偏北方向?要是一直往那个方向飞行的话,应该是大平洋……再往东飞行的话,那岂不是说……
那飞机要去迦拿大?
“5号,帮我计算分析下这些参数。参量:回旋镖洲际隐形无人轰炸机,飞行方向正东偏北……EMMM,就这些信息了,你觉得这架飞机的最终目的地是哪里?”
“经过系统推算,该型号无人机在热战时期曾被大规模装备,用来远程投放核弹头。系统受当前可分析参量不足所限,无法得出结论,是否要将这条信息带入?”
“带入吧……”
“系统分析结果已得出,该无人机最终目的地为——美丽坚!”
“你是不是在逗我,从北纬45度出发,往东北方向飞行,然后你告诉我这飞机能飞到霉国?飞到霉国哪里,阿拉斯加么?”
“并不是飞行器为了节省飞行时间会自动选择大圆航线,根据推算,该飞行器目的地应该为美丽坚西海岸。另外,‘大圆航线’相关内容属于高中地理知识,需要我为您整理出来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