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伊无双道:“她可是先学了你的玉皇真经心法,再习紫薇玄经的么?”

叶风舟点点头,道:“先前疏忽了,所幸并无大碍。”

伊无双听言,遂也并指搭在冷小宛脉搏之上,静心切闻,良久方道:“倘若两道真气阴阳难交,那岂非徒劳无功?”

叶风舟道:“按理说是不错的,然天下武功皆源于道家,怎会无法糅合,必是那里出了问题。”

伊无双嫣然一笑,道:“言之有理,正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道家分,道分内息与外气,内外合一抱元归。焉有不合之理?”

叶风舟道:“抑或宛儿内功浅薄,无法控制也未可知。”

伊无双道:“你将玉皇真经传授于我,且再试上一试。”说完,正坐入定。

叶风舟彷徨片刻,便吟道:“心无一物则物泯,心无一念则念泯,心无一理则理泯,心无一事则事泯。如此则自一尘不染,万境诸寂,心法双泯,能所两忘,而入于无何有之乡矣。无论用空心空境法、存心存境法,或存心空境法、存境空心法,总以求此心之能虚极静笃,空灵神明为要妙。”

伊无双依言先运起玉皇真经至阳真气,顺穴道往周身引导。再以紫薇玄经阴柔内息,徐徐跟进。

叶风舟又沉声道:“人之心无时不动,动则散乱,而万念纷飞,幻想交织,无时或静。动一分妄念,则损一分真气。多一分清静,即添一分元阳。欲得其本心,全其阴阳,则须寂其心,死其心,使一心不动,万念俱止,心寂则念自止,念止则心自寂”

伊无双骤然浑身一抖,牙关紧咬颤栗不止。

叶风舟见状,登时唬得膛目结舌。复并指戳去,疾点她天柱穴、膈食、百会三穴。

伊无双亦缓缓歪在他的臂弯处,与冷小宛同赴神游。

叶风舟心道:“双儿如此功力,且难以抵挡,看来不能急于一时,须循序渐进。”

当晚大风骤起,乌云遮天,少时便暴雨如注,电闪雷鸣。

叶风舟方将二女抱在附近山洞里,并放一起脱下衣袍盖裹住。

忽有一个脸带面罩,浑身湿漉漉的劲装男子闪了进来,单膝跪地,道:“属下启禀亭主,总舵教头柳行云叛乱投敌,郑文景、李成达、方秉山等被杀,飞虎卫使安子衣去向不明。”

叶风舟听了,神色骇然道:“展老亭主无事罢?”

劲装男子低头回道:“尚无凶险,然据属下暗中打探,谷梁拓罗已率枢密院众多高手,正往总舵急赶。”

叶风舟道:“你何时见过慕容楚楚与安子衣?”

劲装男子道:“二人自出东雁山谷后,便踪迹全无。”

叶风舟道:“那位桂王之侄,慕容素素、不,孛儿只斤瑶瑶现在何处?”

劲装男子道:“藏身于雁荡山下,永嘉府内。”

叶风舟道:“你速往总舵,定要竭力保护老亭主安全。”

劲装男子迟疑片刻,道:“那亭主你”

叶风舟自怀中取出一个龙首雁体,金字银底的令牌,道:“毋须多言,此为总督金批,可调动雁荡十六亭一切卫使,你先去与援卫门柳少亭商议对策。倘到万不得已时,可率卫使护住老亭主前往西雁山崎云楼处。”

劲装男子慌垂首平伸双手,恭恭敬敬捧接住,道:“属下接令!”言毕,转身飞入倾盆大雨中。

叶风舟拿起一个枯枝,拨挑着篝火,心中寻思着:“适才听闻飞龙卫使所言,此事蹊跷的很。虽种种迹象表明,永嘉府所遇的那个慕容楚楚,乃是桂王之侄,桂章次女孛儿只斤暮秋假扮。但慕容楚楚于今身在何处,难道她与桂王之侄容貌体形十分相像,否则桂暮秋怎会如此有恃无恐,不怕人揭穿?安子衣身边的女子,想来便是桂章长女,孛儿只斤瑶瑶了,可她整日如影随形的,厮跟在子衣身边,又意欲何为呢?”

咔嚓天空响起一个炸雷,紧接又是一个闪电。

叶风舟不由举目往外一扫,又想:“估料探事亭官商卫早有细作潜入,并已掌握大部机密。看来须立即启用机要亭之绝密卫使,将情况察查明确。”

咔嚓又是一个霹雳,雨下的更大了,滴滴冷雨伴随着狂风,嗖嗖射入山洞。

叶风舟一惊,定神思索片刻,便将伊无双写下的紫薇玄经秘籍展开,铺在面前地上,依法盘膝打坐,导出阴阳两股真元运行周身。

当两道真气行至关元穴时,即相互撞击不能前进。

叶风舟顿觉胸口沉闷,仿如一块偌大磐石堵在那里。当即双手抱圆,欲强行突破。

那知阴柔之气骤然径向下方中极穴涌去,而阳刚之气却反其道而行之,忽窜过神厥穴、巨绝穴,直冲俞府穴而上。

叶风舟张口噗的一声,喷出一股鲜血。慌缓缓压下真气,归于小腹丹田之中。遂把牙一咬,心道:“即便走火入魔,我也不能放弃。”调息片刻,略觉有些缓和,双手颤抖着翻到最后数张麻纸,又细细端详起来。

只见最后几页写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叶风舟抬手擦拭一下嘴角鲜血,暗付:“此意莫非教我等摒邪引正,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之么?”

接着写道:“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

叶风舟恍然大悟,自语道:“原来如此,修炼者须看淡生死,心中放下恩怨情仇,方能通达至道。否则势同水火,自取灭亡。宛儿与无双皆身负血海深仇,自然一时难以放下,所以导致真气乱行,险些走火入魔。”

又看下去:“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叶风舟看到此处,腾地跳起身来,大叫道:“我晓得了,自然之道为静,所以能生天地万物。天地的运行遵循自然,所以能使阴阳相胜。阴阳相胜相生,则变化必定和谐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