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个老家伙们真的都被拍飞了。
小哥的报告书确实让他们都服了,从水渠的长宽高到水泵机房的选址,都给出了详细的数据。
而且还有一个涵洞设计从堤坝下穿过,将饮马河跟水渠连接起来,这是任何人都没有想过的。
只有想象力丰富的伢子们才能想出这种法子来。
周支书问:“这是你侄子做的,当老师教书的那个?”
小叔回应:“不是,是小的那个,刚考上城关高中的那个”
周书记说:“果真是人才,长大以后可是了不得呀!这真是我们饮马河大队的光荣,出才俊哪!”
小哥的可行性报告就这么定下来了。
因为要在渠边修凉亭种梨树,因此取名“丰梨渠”。
“丰梨渠”是小哥的第一件工程设计作品,二十年后他真正成为了水利专家之后,“丰梨渠”仍然流淌在七家村的土地上,成为了一处小有名气的风景。
修水渠是需要钱的,钱从哪儿来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七家村的小毛队长说每户村民都愿意出二百元钱,这已是他们能拿出的上限了。剩下的部分怎么办?
没有钱,计划就只能往后延期。
也许是上天眷顾。
有一天,秋芸的藕站来了几个做藕生意的商人,看上了七家村出产的十三孔莲藕,要求包销给他们。
因为十三孔莲藕是本地独有的特产,不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别的地方的藕一般是九孔。
而关于十三孔莲,传说是王母娘娘从天庭撒下的种子,孔多而甘甜,人吃了更聪慧,所以是一个卖点,能多卖一毛的价钱。
经常有大人对那此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说;吃藕吃得太少,要去多吃点藕吧,多长点心眼。
既然想包销,那总得有条件吧,要不然凭什么卖给你不卖给别人呢?
于是秋芸嫂提出了条件:想包销,付订金。
几位客人说可以的,只要保证至少一万斤的量,可以按七毛的单价预付二成的订金。
红兵哥说我们七家村的藕全给你吧,按六毛的价钱全部包销给你们,保底一万斤以上,到九月份起塘,如果藕价上涨,上涨的部分你们得益,怎么样?
客户们合计一下说要回去商量一下,下个月再来给信儿。
长大了学了经济以后,才知道红兵哥这个买卖的做法类似于现在的农产品期货,没有多高文化的他当时竟然也有那个头脑,他一定是藕吃多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