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道:“按在下家谱记载,在下应是西凉国主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凉武昭王李暠?”
贾贵反问一句,接着又自语道:“据说唐太祖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五世孙,郎君和李唐可谓同宗啊!”
贾贵说完,又思索一阵,接着道:“当今圣上是太祖四世孙,咦,那圣上也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
贾贵用一脸惊奇的眼光看着李白:“这么说阁下和当今圣上还是堂兄弟?”
李白笑道:“阁下取笑了!我身份只是李唐同宗,但不是李唐宗室,所以我和天子关系应该出了五服。”
贾贵一脸惋惜:“确实如此!”
接着又振奋道:“即使如此,公子的身份也是尊贵无比啊!”
说着,贾贵一声叹息:“不像我,行商多年,多费钱财,多方使力,才使得家族得了蜀中贾氏郡望承认为旁支。”
李白一愣:“阁下家族没有族谱吗?怎会不确定郡望?”
贾贵苦笑:“郎君有所不知,我家族我这一代是商户,往前几代是何出身也为可知,族谱更是没有。只能往好的说,说乱世更替中,族谱毁坏了。”
“原来如此!”李白明白过来,转而问道:“阁下为何执意将家族靠上贾氏郡望旁支?”
贾贵道:“天下父母心,都是为了子孙着想啊!”
贾贵见李白露出不解神情,解释道:“犬子今年二十,却不喜经商,喜好读书,去年也参加过科举,却落榜了!”
李白劝慰道:“科举确实太难,令郎还年轻,可以继续苦读,明年再战!”
贾贵道:“我本来也和公子看法一样,后来偶然机会得知,如果不采取措施,再考也是落榜无疑啊!”
“采取措施?”李白不解。
贾贵道:“当今之世,我大唐疆域空前广阔,再加上重新打通西域丝绸之路,商业发展空山繁荣,所以商人的地位有所提高……”
说道这里,贾贵话锋又一转:“然而,仕途仍然牢牢把持在门阀世家手中,寒门和我们这样的商贾是仕途无望啊!”
李白心中咯噔一下:“我父亲也是商人出身啊!难道……”
尽管心中有不好的猜测,李白嘴上仍道:“不对吧,朝庭设立科举制度,就是为了不分世家寒门,广纳天下人才。”
说完,李白感觉理由还不充分,又补充一句:“当今朝庭官员也有很多是寒门出身啊!”
贾贵道:“我最近刚完成家族抬籍之事,心情还算不错,索性和你说道说道……公子可知朝庭有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员?”
李白想了一会儿道:“我对朝庭诸公所知不多,不过听说当朝右相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公,就出身寒门。”
贾贵道:“张公出身寒门不假。但一方面,张公家族河东张氏,虽非天下张氏郡望,清河张氏、范阳张氏、京兆张氏、太原张氏中的一个,然河东张氏也是当地有名大族,不是一般寒门可比的另一方面,张公才学惊才艳艳最重要的是,张公参加科举时,正值武氏当朝……”
贾贵说道自己,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即使如此,张公后来能连续升迁,一方面靠军功,另一方面靠的是张公文采出众,文坛地位不可动但,最重要的还是,前些年朝庭局势波云诡谲,张公始终站在了当时的临淄王李三郎这边。”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