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道理……不过……”杨玄琰见女儿似乎有晴转多云的迹象,忙接着说:“不过,我看李小郎还没有发表意见,不如听听他说?”
李华却是已经有了主意,见大家都看了过来,说到,“小子不才,却又一点薄见:
首先对于这十多土匪啰啰,我的看法和太真妹妹比较接近……”
“小哥哥真好!”李华准备继续说,杨太真听到又有人赞同自己而高兴欢呼。
“太真!别打岔,让李小郎说完……”杨玄琰对杨太真做出生气模样。
“阿耶,别生气,太真知道了……”杨太真转向李华:“小哥哥继续说啊……”
“嗯,我也以为这十多啰啰有些可怜……”李华接着说:
“当然,这或许有一方面原因是:我和他们一样也是从维州逃难过来的,他们一路上吃过的苦,我吃得更多,因为要不是太真妹妹和杨公搭救,我早就饿死荒野了。”
“但我根据刚才得到消息,还综合考虑了一个问题:
这些啰啰,或者说难民,有一部分是拖家带口逃难过来的。他们被我们抓了,家小却还在山寨中指着他们。因此如果把他们送了官府,却不知他们的家小在山寨还能活得下去吗?”
“所以小哥哥赞同我的,放了他们吗?”杨太真问李华道。
“然放了他们,他们再去抢劫别人,我们不相当于助纣为虐吗?”李白却是坚持自己看法。
“啊?我却没有想到这一点呢!”杨太真急道:“那怎么办呢?”
“李兄、杨公、太真妹妹,关于这点,我倒是有个折中的办法……”李华依次看向三人。
“额?李小郎有何妙法?”这次却是李白迫不及待的问,因他之前也没有想到什么更好的办法。
“嗯,办法是,将他们中有家眷在山寨中的人放回去,没有家眷在山寨中的却也不送官府,给一个待罪立功的机会:
现如今土蕃正侵袭维州,而杨公不久将管理蜀州供给维州战场粮草的押运工作。
他们不都是维州人吗?而且逃难无处可依。
如杨公肯收他们当个随从,一来杨公也可借助他们对维州的熟悉更好的完成职事二来他们从衣食无着的难民,得杨公既往不咎的收留,必也将感恩戴德的追随,却可使杨公得一批忠心的下属。这样,杨公虽远赴战场,我和太真妹妹心里也可安心些……”
“却没有想到李贤侄为我着想、思虑深远,杨玄琰愧受了!”杨玄琰赞道。
李华见杨玄琰改变称呼、表示出亲近之意,也随之改变称呼:“小侄实乃愚者多虑有一得而已,主要是一路逃难过来听多了关于战事的凶险,得杨伯父和太真妹妹相救后,听说伯父将赴维州,我就一直担心着,适才遇到处置土匪的事,才灵机一动……”
“小哥哥,你真棒!我也很担心阿耶呢?却怕说出来更加不好受呢,却没有想出办法呢……”杨太真又高兴又懊恼模样,却更加惹人喜爱。
“李贤弟此法却是可行的!”李白也赞道。
李华欣慰想到,总算多了些存在感和认可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