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从阴极片恶化的情况来看,既然是因为调整了技术参数而导致了生产情况恶化,那首先就是要调整技术参数了。因此,第一步,将电解液成份调整回原来的技术参数范围。这次技术指标的调整是完全违背专业常识的,这一步不解决后面的做得都没有意义,组织什么队都不行。”顺子差点把厂长的“突击队”都说出来了。

“第二步,为了尽快恢复阴极片的正常生产,建议最开始加大添加剂与硫酸用量,但我不敢保证第二天能生产出合格的阴极片,因此我们不要在乎第二天的质量问题。到了第三天应该可以恢复出合格的阴极片,但合格率要慢慢调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根据前面的采样来看,第五天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到时正好那些备用片全部消耗完,全部换了一轮。”顺子说了一大串的话。

“你能保证这个措施有效不?”看到顺子说得头头量道,厂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第三步,保证粗铜阳极质量,从备用阳极里挑选纯度稳定的阳极,不让条件再波动。这个蔡哥之前留了一部分阳极备着了,不会有问题的,可以组织立即装槽。”顺子没有理会厂长的疑问,继续说着。关于阳极的事,顺子不用去问蔡哥的,到现场一看就知道的。

“第四步,撤销之前的技术调整通知,下达临时方案,不然下面的员工不会执行。”

听完顺子的汇报,厂长听出了一点味了。顺子所说的不但包括了他目前正在采取的一些措施,而且还有更系统的对策,他开始信了。于是厂长开始比划着手指拼算起日期。算来算去,他知道如果顺子的措施是正确的话,那刚好可以把生产恢复过来,而不会停产。

于是,厂长问起了蔡哥的意见,”小蔡,你觉得顺子的建议怎么样?他之前跟你说过没?“

”这些他早说过了,但技术组有规定,他也不敢动的。“蔡哥说,他早就希望调回原来的技术条件了。

看到这光景,厂长一不做二不休,马上把高工叫到了顺子办公室进行现场处理。

高工这次过来已经没有之前的那种得意的样子了,人疲惫了不少。看得出来,这一周他已经被这阴极片的事闹得心力交瘁了。

看到高工已经过来了,厂长让顺子把刚才说的处理办法再说了一遍。面对着生产压力,高工不得不同意了顺子的这个临时方案,回去下达技术指令了。

一周后,生产恢复了正常,避免了一次停产。蔡哥松了一口气,给顺子找了个柜子专门用来放那些顺子采集回来的铜片,并对顺子说:“这些都是宝贝啊!要专门用个柜子来装才行。”。顺子开心起来,顺子开心是因为再次领略到了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威力。顺子心里还想:”看你们今后还敢说我书呆子不?“他对厂长说他是书呆子一直不服气的。

一周后,厂长在分厂调度会上表扬了电解工序的应对措施有力,还特别举了顺子的样本集的例子让所有的技术人员学习,并规定电解铜生产的所有技术指标变更都必须经过他们工序的技术员同意才能实施。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顺子多了个心眼,他把这次经历的技改的相关技术参数与作业要点以及之前做的澄清槽的工艺流程的改进等等都写成了学术论文,发表在了一家有名的专业杂志上,从而对铜电解生产的技术操作条件进行了固化。从此,对技术指标调整的事再也没有争议了。

不久,高工申报的奖项被科技处取消了。从那以后,高工也懒得操电解工序的心了。

得到这个消息,顺子倒是对高工有了几分同情之心。顺子心想,高工也不容易,还是很有上进心的。三十几岁的人了还能想着去做一些创新也是一件好事,但要分析这种复杂的电解过程确实已经超出了他的知识能力。

顺子的这种感觉是对的,高工人本身并不坏,只是有些事情确实超出了他那个时候所掌握的技术知识的能力。那一年,高工亲自给顺子写材料评了总厂的“科技十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