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块也太少了,加一点。”
“二十,不卖就算了,我们还要到别的地方看去。”
“拿去,拿去,都是同学,就算给你带了一个,不赚你钱了。”
整个过程小陌与阿铸在一边看得呆呆的,还没反映过来,顺子就已经付完钱了。这计算器的价格,顺子早就调查清楚了,有位老乡告诉过他,一般在25元,如果价格讲得好的可以讲到20元买到。
回到宿舍里跟小陌的计算器比较了一下,手感确实差了不少,顺子买的这个计算器做工明显粗糙,外壳上还有毛刺,再比较了一下计算速度,按了个算方差的算式进去,小陌的计算器早就出结果了,顺子的计算器才慢悠悠地算出来。顺子感觉到了质量上的差距。
“这有什么关系,你列完算式总得等几秒,刚好计算器出来结果了。”小陌说话了。
“那咱换着用用?”顺子诙谐了小陌一样,他知道是不可能换着用的。
“换有什么关系,换几天用用。”小陌倒是认真了。
顺子看到小陌的样子,就有点想笑。象小陌这种家庭的人,受的教育也传统,又不懂世事,有点天真可爱,顺子当然不会跟他换了,用惯了自己的东西换别人的不自在的。后来小陌在大商场里比较了一下,知道他的计算器是200多的。
顺子想起小陌与阿铸晚上的表现,感觉到了城乡的差距。他们这些城里长大的人真是不知道农村里的状况,是不是有点太好糊弄了?这一想不打紧,既是想着城里人跟乡里人的物质上的差距,也想看看怎样去练练摊了。
练摊对顺子来说,还真是没有吸引力,来读大学之前已经练得太多了,已经练腻了,练到了没有任何感觉的程度。不过想起晚上那场景,再想想班上竟然还有练摊的任务。于是顺子决定再练练。
顺子找到了下铺的智承来帮忙。智承家住洞庭湖边,祖辈种田养鱼,他没练过摊。听到顺子说练摊玩,他还真想去实践实践。两人一拍即合,合计起了练摊的事来。
练摊对顺子来说是轻车熟径的,去摆个摊太累了,还耗时,不划算。他要找个新法子。
顺子跟智承做了一个分工,下了晚自习之后到每一栋宿舍去溜一圈,记下同学们在做什么事。回来一合计,发现同学们下晚自习后都会找吃的,有些人懒就不想跑了,托人去带东西回来。
“脆面最受欢迎,还有就是口香糖了。二块以上的东西要的人就少了很多。”这是两人最后得到的结论。这也难怪,当时顺子一个月所有的费用也就一百块。虽然有不少来自那些大城市,但还是有更多的来自农村,钱不多才是主流。
顺子开始琢磨起方便面的渠道来。那时方便面最大的集散地就是太平街了,从太平街到学校要搭两趟公交,用单车是最理想的了。于是他们备了两辆单车。两人用单车一次就进十六箱,放在宿舍里的一个空床位上。每周进两次货,下了晚自习各自负责一栋宿舍的推销。一周下来竟然能赚五六十块钱。有意思的是那时搞市场经济了,把宿舍当成了杂货店也没有人管。
不过话说回来,那一个月下来,倒是把学习给耽搁了不少,特别是在机械原理课程考试的时候,智承竟然差点没有及格。顺子觉得这样练摊玩不下去了,还是得以学习为重才行。每天晚上上完晚自习回来已经累得不行了。
看看班上练摊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练摊一事就不了了之了。
没多久,学校取消了各班的练摊任务。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