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顺子爸回到家里,赶紧让成远给姑姑发了电报报了平安。

顺子爸回到家之后,象换了个人似的,整天都是笑眯眯的,见了熟人从门口经过,他都要招呼进家里来,拿出长沙带回来的各式好吃的东西,倒上一杯茶,聊起长沙的姐姐,聊起长沙的岳麓山,聊起长沙的橘子洲,当然聊得更多的是长沙的那些做生意的事,有时还蹦出句长沙话来。

黄叔来逛街了,顺子爸把他叫了进来,拿出上次长沙带回来的糖果。

“这是上次在长沙带回来的,给你尝尝。”

“这个已经吃过好多次了,我牙齿不好,要少吃糖,你还没吃完呐,都吃了好几个月了。”黄叔笑着说。黄叔的意思是这些话你都讲了好几个月了。

“最后一点了,吃完就没了。”顺子爸被黄叔说得不好意思起来,他听出了黄叔话里的意思。他细细想了一下,确实自己已经回来了好几个月了,原来的见闻已经变成了旧闻,已经没有新意了。

这以后,顺子爸不再说自己去长沙的事了。

话说顺子爸出去见了世面,对家里怎么去做生意的看法多了起来。

这天顺子爸在家里说起了早点的事来。

“长沙那地方好多卖早点摊的,生意还不错。我觉得咱家也可以做一做。”他觉得做早点比做豆腐卖是更轻松的生意,再说现在家里有钱来做这种本大点的生意了。

“饭店里不是每天早晨都在卖吗?这有什么奇怪的。”顺子姐说了起来。

“饭店的油条、包子之类的都只在镇上卖,如果我们弄到车站去买应该不错的,你看车站里每天早晨坐车的人还不少的,咱们只要早点起来做了去卖肯定会卖得好。”顺子爸说。这些是他在长沙看到的景象,在这里随口就说了出来。

“还累得不够吗?你也不看看家里的人手!”顺子姐是个快刀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现在豆腐的生意不好做,不弄点别的生意怎么行?”

这倒是实话,做豆腐这事容易学,掌握好几个要点与诀窍大家都可以做得出来,就算以前说“蒸酒做豆腐,不敢称师傅”,那只是因为练得少,要领没掌握,但只要找个师傅指点一下,再多试几次很多人都能够摸索出其中的套路。只要愿意,随便哪家都可以做,不然也不会弄得小镇上已经六七家在卖豆腐了。

“再说了,饭店里的油条、包子都没有豆浆配的,我们家早晨做豆腐的时候留出点豆浆,这样又可以卖不少钱的,两个配合着会更好卖些。咱家在车站里卖与饭店里并不冲突吧。”这也是顺子爸在长沙看到过的场景。

这个主意是不错的,对顺子家来说做这个调整是没有什么障碍的。营业执照里登记的是食品加工,做油条包子这些早点需要的技术也是顺子妈现成的,需要的只是试一试。

试试就试试吧,家里人都知道,如果不试顺子爸是不会甘心的。与其天天想着这事,不如试个结果更有说服力。

小镇上有个汽车站,每天早晨六点多钟就会有班车出现在车站里,有的是始发车,有的则是路过车。这么早的车,总会有不少人没有吃早餐什么的,买个早点先垫垫肚子是常有的事,不过那些车都是上下完客后,跟车站的值班员交接完验票手续就会要开走的,因此乘客等不着下车,更不可能去饭店里吃早点了。

顺子姐决定先去看看情况再说,她在车站里观察起来。

“只要抓全这个空档,用纸把包子油条包好从车窗递到乘客手里,再收了钱就算完成了交易,整个过程也就那五六分钟。”顺子姐心里计算着。

顺子爸显然完不成这个过程。顺子姐年轻,又有文化,脑瓜子又灵活,到车站卖早点这事落在了她的身上。

这样一来,早晨给餐馆里送豆腐的事就只能由顺子爸来完成了,对一些很熟的老顾客,文子也可完成送豆腐的事的。

顺子家开始做起了早点来了,主要就是油条、包子,再加豆浆。每天由顺子姐挑到车站去卖。过了早饭时间,坐车的人大多吃过早饭了,顺子姐便收了早点摊回家吃了早饭,准备白天的豆腐生意。

顺子妈既要忙饭店里上班的活,又要忙家里生意上的活,既要做豆腐,又要做油条包子,这些都是累人的活。

“这样下去可不行,谁受得了啊!这是要钱不要命的节奏。”成远从县城回来,他看到这光景,开始着急起来了。

“不请个人是真不行了!”他心里想。

顺子的爸妈也开始琢磨起来:请人能做更多事,但请人也意味着必须要能赚更多的钱,本来就是小本买卖,就一个养家糊口的营生。再说卖东西的环节涉及到的钱物要请到可靠的人就更不容易了。不管怎么说,只要能赚到钱,请人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顺子听说要请人,心里更是开心。他心里想的是如果请了人他就不用做那么多家务了。小孩的想法与大人就是不一样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