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这个冬天吴萱雯告诉李卓,如果项目忙不过来,他可以调遣基建及能源事业部K市办事处的任何人协助他。同样也是在这个冬天,李卓记住了魏衡华、董宇、方沐蓉、保吉昆四位同事的所有详细人事信息,获得了基建及能源事业部Y省的详细客户名单。
同样也是在这个冬天,吴萱雯做好了离开这片她深耕细作、辛苦耕耘土地的准备。
在她看来,魏衡华、董宇、方沐蓉、保吉昆四人各自有自己擅长的业务方向,但多年下来已经失去了专业方向方面的可塑性,同时又大多已经结婚生子,没有多余的精力全身心扑到工作上,更不可能朝着上海发展。而李卓也是她亲手带出来的人,同时也是王渭田跟蒋竞亲自选为她选定的接班人,所以算是最好的培养对象。
但对于李卓最终是否会留下来,会走到那一步,他们所有人都无法预测。
在季节上来看,冬日过后会是耕耘的季节,但在他们这个行业冬日里其实才是抢收的季节。因为基建板块的下游是施工企业,而施工企业在这个季节由于农民工要赶着回家过年,所以有大量的短期资金缺口。
因此,对于其他事业部来说到这个时候业绩基本上已经定性了,所谓的评选,最大的变数就在基建及能源事业部。王渭田、蒋竞以及吴萱雯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扶李卓一把,也只有这样才能帮他把晋升道路上的障碍扫清。
所有的这些,虽然没有抬到明面上来,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对于李卓来说,他的时间也不多了,他要赶在春节去见邹梦妮,那么他就得在那个时候有让她等待的理由,至少他要让她看见希望。所以,这一次机会他必须要争取。
从吴萱雯的办公室出来后,李卓开始详细研究四个同事的信息。
所有的项目都是需要人去做的,虽然大多数的工作都会落到他自己的肩上,但他并不希望需要人协助时盲目的找人,这样会让自己工作量增加从而降低效率,同样也会给协助他的人带来压力。
直到把这四人擅长的方向以及做过的项目都研究了个透彻后李卓才开始打开客户名单,把未达成成交的客户都筛选了出来,按照四人擅长的方向做了分类。
原本,客户开发肯定要算是李卓的工作,但他并没有着急查阅这些未达成成交的客户信息,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遍后就定了赶往南宁的机票,他要去跟蒋竞汇合,他需要蒋竞的帮助。
下午的时候,吴萱雯看见李卓的出差流程点了同意后出办公室一看,李卓已经不在工位了,她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李卓要干嘛。
虽然她知道时间很紧张,这个时候李卓不适合瞎跑,也替李卓感到着急,但内心深处还是选择了相信李卓。毕竟这个少年单凭自己一人变便能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基本搞定四个项目的例子就在眼前。
“或许他真能创造奇迹吧。”吴萱雯感叹了一句后,返回了办公室给除李卓外的基建及能源事业部K事办事处员工找开了电话会议,要求他们如果李卓的项目有需要,务必全力配合。
出乎吴萱雯意料的是在这样一个忙碌的时间段,她下属的四人对于她的这个决定竟然都没有拒绝,反而是欣然接受。
因为,同在一个事业部李卓与叶维新还有杨旎媛之间的事情他们早就听说了,联想到高云波没理由发那封邮件后隐隐约约觉得李卓是被叶维新陷害的。
而李卓不单是他们的小师弟,更是在回到K市办事处后跟他们相处得很愉快,即使打破了最快拿到A角权限的时间记录,但并没有任何的骄傲,相反的是每次分享他都毫无保留。且不说这样的为人处事有多真诚,单是那一个月里四个项目连轴转,每次见面顶着两个大黑眼圈的刻苦精神就足以让他们由衷的感动与佩服。
虽然李卓有几个项目的后续流程以及签约是他们帮忙完成的,但平日里李卓也没少用自己擅长的数据处理技术帮他们完成现金流预测。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李卓的忙他们都必须得帮。
在另一方面,李卓在赶往南宁的路上也没有闲下来。他打开电脑开始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甚至连乘务员下发的餐食都没有吃,在他的工作计划里还差蒋竞手里的完整的华南区未成交客户名单以及石锦龙能联系上的未进入名单范围的企业。
李卓相信这两部分他都可以搞定,所以这一次前往华南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必须省去很多常规客户开发的步骤,力求做到一步到位,而他有这种把握。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冬季里,李卓觉得一切都会变好,他正努力让生活重新回到他想要的节奏。
飞机也是在他这种期望里,在K市与南宁之间的冬季温差里逐渐靠近目的地,但是前方的一切都还是未知,他也无法预计自己会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又会得到怎样的结果,无法预计冬日过后会不会是暖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