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怎么?知道我听课就不这么上了?”吴天硕呵呵笑着说,“坐下说。”

辛怀玉拘谨的坐在吴天硕对面的沙发上,半个屁股还在外面,腰和脖子僵直的挺着。

“放松些。”吴天硕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里想上课时的意气风发哪里去了,简直是判若两人,“你课堂状态很好啊!”

辛怀玉腼腆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你平时都这么上课的吗?”

“是的,校长。”辛怀玉一时摸不准吴天硕的意思,语调里显得胆怯和迷惑。

“你听过其他老教师的课吗?”吴天硕语气开始严肃起来,语调自然比先前要重。

“听过。”辛怀玉反而比刚进来时自然了。他就是这样的人,一旦进入他的状态,整个人就变了。

“他们可不是你这样的讲课哟。”

“我知道,可是……”

“可是他们能完成教学内容,而你的课堂容量不够啊。照你今天,一首词三节课能完吗?教学计划规定几课时?我记得是一课时,对吧。”

“可是课堂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中的知识教学。”辛怀玉突然激动起来,激昂的说道,“课堂教学承载了很多教育功能,想象力、审美等等,特别是学会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可是你想过没有,为什么那么多老教师会用满堂灌?”

辛怀玉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他回答不了,而是这个问题敏感度太高。

课堂教学历来存在讲堂与学堂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处理问题。

所谓讲堂,就是以老师讲课为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即吴天硕所说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所谓学堂,是指老师退出来,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和学习能力,甚至老师也变成了课堂中的学习者,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创造。毫无疑问,后者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无论是从获取知识的角度,还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训练与提升都远远优越于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思维能力来说,更是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无法相比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对教学的深刻理解,现在的课堂教学已经摒弃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把课堂变成学堂已经成了教学常规。但在上世纪末,课堂教学变革还没有兴起,大多关于学堂的认识还停留在探索阶段,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课堂实践都还很不成熟。更关键的不是人们不接受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堂式课堂教学,而是更多的考虑到这样做课堂容量会减少,应该讲的知识讲不到,讲不透。

说白了,满堂灌纯粹是为了满足考试分数而采取的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没有新的教学方法出现之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确实具有高效、集中、大容量的优势,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来说,无疑是最省力气最见成效的方法。但它的劣势在于背离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某种程度上讲实际是剥夺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权利),牺牲了课堂学习过程中探究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被严重削弱,学生变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

辛怀玉想尝试使用新教学法,但是,因为追求成绩,学校并不提倡使用新教学法。不是说新教学法不好,一个新生事物诞生之初定有不成熟的方面。这种不成熟很可能导致失败。在成绩面前,学生输不起,家长输不起,老师输不起,校长输不起,学校输不起,社会也输不起。

辛怀玉犹豫了一会儿,担心会因为这个问题与吴天硕起冲突,但思来想去,总该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说清楚。为了避免直截了当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导致冲突,辛怀玉决定先往远了说,再绕回来,于是慎重道:

“班级授课制是近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本意是大规模培养人才,集中高效传授知识。从诞生那天起,这种教育方式就具有天生的局限性。后期渗入精英教育的思想后更是将其弊端演绎到了极致。满堂灌表面看是把大量的知识任务灌输给学生,高效的完成了传授知识的任务,实际上是以获取知识与技能为代价,丢弃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育。这完全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就是丢弃了大批学生,包括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文明与教养的教育缺失。即使实现了所谓的知识精英,可创造力、文明、教养、理想、信念从何而来?更何况将来社会必然走向智能智慧化时代,满堂灌所代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如何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国民?更不要说推动社会发展了。”

“我们不可能改变班级授课制,至少短时期内不可能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教学方法呀。抛弃满堂灌,把课堂变成学堂,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场所,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教育目标,这样不是很好吗?”

辛怀玉越说越激动,刚进办公室时的胆怯没有了,变得激昂了,连声音都充满了振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