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是啊!你们长大了!”辛怀玉略作深沉感叹道。“可长大了意味着什么呢?”

这下子班里像炸开了锅似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辛怀玉站在讲台上,再次像个局外人似的,只是倾听,不介入学生的议论。

“长大了要帮妈妈做家务。”

“个子长高了。”

“更加勤奋学习。”

“不能再耍了。”

“尊敬老师。”

“不知道。”

“笨蛋。”

“别吵了,听老师说。”

“孝敬父母。”

七嘴八舌的吵吵了大约有两分钟,班里渐渐安静下来,辛怀玉这才富有亲切感的说道:

“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而且我听到有的同学说努力学习,长大孝敬老人,这让我非常感动。说明我们同学都非常懂事。”

“可是……”辛怀玉故意停顿了一下语气,这才继续说道:“你们想没想过,长大了就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啥也不想,凡事都靠爸爸妈妈;长大了就要逐渐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就是说,你们要学会开始独立观察和思考。包括你们周围的人和事,包括课本上的知识。你们要逐渐学会做一个有独立思想,有主见的人。”

“当然,老师强调的是思考与独立。可不是让同学们做个世故的小大人哟。”

辛怀玉最后这句话本来想幽默些,但学生没有听懂,没有了幽默的力量。这多少令辛怀玉沮丧。不过他很快调整了情绪。

“同学们!我们虽然长大了,但童心不能丢。我们还应该像小时候那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知充满好奇。”

后面的话越来越难说下去了。辛怀玉明显感到孩子们陷入了茫然。随之而来的是走神。刘丽天真的大眼睛又在担心的看着他。他想自己的额上一定又沁出了汗。他可真怕刘丽再问出“老师,你热吗?”的话来。还好,刘丽只是忽闪着毛茸茸的大眼睛看着他,并没有问。辛怀玉勉强振作,振作得连自己也觉得干巴而无趣的说完了后面的话:

“长大了意味着我们要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做个有主见的人;同时意味着我们不能丢了童心、童真、童趣。”

说完了,心情更加沮丧。

这些话说给初一的孩子们跟没说有什么两样?又想确实是两样,说了还不如不说。

学生们对辛怀玉的话懵懵懂懂似懂非懂,只好安静的看着他。也有几个爱思考的学生蹙着眉头认真思考老师艰奥难懂的问题。

那时辛怀玉还没有学会用孩子们听懂的话与孩子们交流和沟通。

辛怀玉在后来的课后反思中写道:

两个“意味”打蒙了所有的学生。“意味着”这个连成人也一时半会说不清楚的词语抛给初一年级的孩子们,无疑于告诉他们,这个老师距离我们有点远。如果再这样下去,我真的会离孩子们越来越远。到那时候,他们还会信任和亲近我这个老师吗?

亲其师,信其道。

我不能做孩子们的朋友,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又如何能让孩子们喜欢我?如果孩子们不喜欢我,我的那些人生修养道理孩子们如何能接受?道德不是说教就能实现的,道德是老师在与孩子们亲近中用自己的德行浸润出来的。所谓润物细无声。你冷冰冰的抛给孩子们要这样,不要那样,这是好的品德,那是不好的品德,且不说孩子们信不信你说的,就算孩子们信你说的,凭啥非要按你说的做呢?德行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不是靠说教,也不是靠自己品行端正就行。德行在教育中还必须依赖老师与学生的情感相融,彼此信赖,相互平等,互相欣赏,才能互相浸润。这是教育这个行当特殊之处。它比所有行当对职业人的要求更高更严。当然,前提是老师必须是品行端正,有德行的人。

老师不能只做到洁身自好,老师必须还要前进一步,怀一颗单纯的心,一颗不被世俗风尘污染的心,一颗没有心机诡诈的心。我这样说并不是说当老师当成傻子,当成呆子,当成痴子。当成心无城府、一尘不染的干净人。但是,当老师真的太需要童心童趣了。有了童心童趣,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引领孩子们保持持续的好奇心去关注和探索世界。

伟大的牛顿曾说:我好象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这话太漂亮了,我几乎每次读到都激动无比。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一个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的孩子。这就是伟大的牛顿,一个以超乎常人的智力,第一个证明了行星的运动与形状,慧星轨道与海洋的潮汐;一个孜孜不倦地研究光线的各种不同的折射角,颜色所产生的种种性质;对于自然,历史和《圣经》,他是一个勤勉、敏锐而忠实的诠释者。他以自己的哲学证明了上帝的庄严,并在他的举止中表现了福音的纯朴。

让人类欢呼

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位

伟大的人类之光。

这就是牛顿,一个生命到了八十多岁依然怀着一颗充满了童真童趣的童心。牛顿的一生是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童心驰骋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永不停歇的探索,探索。伟大的牛顿,即使到了生命终结,依然是个长不大的孩童。也正因为是个长不大孩童,才成就了真正伟大的牛顿。

作为老师,我一生的追求从《大学》出发。大学里讲格物致知,讲诚意正心,这些都需要我守着童心童趣融入孩子们的心灵。是的,仅仅是我个人有童心童趣是不够的,还必须融入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可我潜意识里却抗起了“师道尊严”这块冷牌子,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模样,这怎么行?

我必须尽快学会用孩子们的思维思考问题,尽快学会用孩子们的语言与孩子们交流。

唯其如此,我才能成为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引领孩子们在真善美的道路上前行的老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