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宣布大赦,改年号永嘉。
经过数日的商讨,司马炽最终力排众议,拟定旨意:百姓有南迁者,各州郡皆不能阻拦,必须放行,秉其自愿,不得强迫、诱拐;并路过之州郡必须护民之安全;江南各州郡必须接收、安置迁徙民众,不得有任何欺压、拒绝之行为;迁徙民众必须保有序、遵法纪,不得有沿路生事之乱象;以上,如有违反者,皆严惩不贷。
旨意交由使者,传檄各地。
随着旨意的正式明了,南迁大军又开始进入了第二阶段。
安静不过几日,上书又像雪花一般纷纷飘到皇帝案前。
朝议争闹不堪。
升迁吏部郎的傅宣首先上书,言陈郡谢氏在谢鲲谢裒兄弟的带领下,举族南迁。陈郡谢氏,当地大族也。此风不可长,恳请严责。
又有人言,谯郡桓氏在桓彝的带领下,也已准备南迁。
又有人言,会稽太守庾琛遣子庾亮回到颍川郡,欲说动族内南迁。侍中庾珉、太傅军咨祭酒庾敳两兄弟闻讯,连忙上书撇清关系,言并不知情,后定会立即查清虚实,给陛下一个交代。
接着又有人爆出,小阮之子阮孚亦携族南遁。朝臣哗然。
小阮阮咸、大阮阮籍,虽已仙逝,但皆为前朝名士,其时列于“竹林七贤”之二也,天下闻名。
接着,又有数官出言,百姓南迁常出事端。
如今南迁路上已盗匪横行,抢劫封道者无数,械斗亦已生数百起,失财者、走失者、伤者等无数,死难者据各地上报,也已达数百上千人之多。
沿途州郡不能禁,苦不堪言。
于是,也不知谁开了个头,朝臣纷纷上书谏言,南迁之事必须停止。不然整个大江之北不为贼所乱,也必将空虚无人。南迁民生乱,亦将乱一路州郡,难以禁止,恐生大祸。
闹哄哄两天后。
王司空王衍遂上书道,“若不停南迁事,亦需陛下择一德高望重者全权统领南迁事宜。何族可迁,何民不可迁,迁往何处,安于何处,等等事宜,皆需妥当处理。方不至于乱天下也。”
司马炽虽然心里不在意,但此时不得不表态,首肯重视整个问题。问道:“王司空,可有荐人?”
王衍道,“老臣不才,唯有一身老骨,愿往!为陛下分忧!”
司马炽尚未回应,带病上朝的司徒温羡急忙开口道,“司空不可!司空之职,至关紧要,怎可离人;且司空之齿,已知天命,又怎可轻赴险地!”
同时又有几人出列阻止。
司马炽见状,闻出一股味来,开口道,“司徒之言有理。若劳烦司空奔命,天下该怪朕不体恤老臣了。”
接着环视朝臣,朗声道:“对司空建议,百官可有合适人选?”
尚书令高光随即出列,“臣有言。臣以为,如今朝中名高权重者皆已老迈,南行恐有难处。唯太傅居八公之位,正值青壮,且功震寰宇,威服海内,往之,宵小不敢逞其形,凶贼难以恃其力,必能为陛下解忧,功成而返。”
司马炽当即断言道,“不可!不可!绝对不可!”
“高尚书此言,实乃差矣!太傅掌辅朝政,怎可轻离!当置朕于何地哉!”
温羡、王衍齐齐出列道,“陛下,臣附议高尚书言。”
王衍又道:“陛下不可以一己之私而不顾天下百姓。太傅此行,关系万千黎民生死安危,陛下怎可因不惯太傅离开,就抛却百姓不顾!”
吏部郎傅宣出言道,“臣也附议高尚书言。司空之言十分有理,陛下当顾全大局。太傅此去能解万千百姓于倒悬,亦陛下之功,陛下之福也!”
傅祗当下也出列附和自己儿子。
刘暾见状,也站了出来。“请陛下拟旨降诏,以天下黎民为重任。勿以太傅为忧也!”
见大佬们纷纷站出,百官迅速跨步出列,“请陛下拟旨降诏!准太傅南行!”
司马炽顿时无措,这才慌了神,连忙两眼巴巴地看向司马越,呼道,“皇叔?”
司马越深吸一口气,随即出列,不顾皇帝的眼神,昂首朗声道,“陛下,臣亦请旨南行!”
“这……这……”司马炽瞬间变色,哀伤愈毁,连连叹气,“皇叔也不支持朕吗?可没有皇叔……”
王衍见机又道:“陛下,老臣以为,陛下若担心朝政,可准许太傅以行台制,有繁急难断之事,即遣使告太傅,如斯可断。”
司马炽又看向司马越,看向百官,皆蠢蠢欲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
“诸卿……你们……唉……这是要逼朕啊!”司马炽深叹气道,“南迁之事本也是朕一意孤行,持好生怜悯之心,欲活百姓性命。怎思之至此!”
“先让朕考虑考虑!如无事,诸卿退了吧。”
一连数日,司马炽跟众臣僵持着,不愿松口。直至洛阳城竟有世家大族联名上书。司豫二州各郡也纷纷传来上书谏言。
司马炽脸色难看到极点,放下联名书。
“也罢!那就依诸卿之言!准太傅南行,并以行台制!”
说着,走下御床,站于司马越面前,接着朝其施拜一大礼,言辞恳切道,“还请皇叔在外多多保重!早日归来,侄儿等着为你庆功!”
司马越深拜一礼回敬,“谨遵陛下命!”说着,就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内心如灌了蜜般。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