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崖看着堆积如山的奏章,硬着头皮批下去。
一本奏章密密麻麻,洋洋洒洒,万余言,但是却空洞无味,内容乏善可陈,不知道写了个什么玩意。
温崖看着都想骂娘了。
温崖古文水平还不错,读古书的时候认识了繁体字,能写出像模像样的回复,可以理解基本含义。
但是…他毕竟不是古代人,阅读速度会稍慢一些,一本全古文万言奏章,起码也得看上一刻钟(30分钟),再加上理解和回复,大大的拖慢了效率。
若是一本奏折,如此的啰嗦空洞,尚且可以批评,就像茹太素,但每一本都是如此,就让人不得不深思了。
温崖对历史有基本的了解,但仅限于基本内容,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了什么,二十四史基本都通读过,知道的还算是详细。
但是史书都是文人所写,其中不免有对文人的美化。所以温崖一向是喜欢文人胜过喜欢武将的(自身体质和性格也是原因)。
不过这两年他穿越之后,屁股决定脑袋,他不再以文人的立场去思考,而是以君主的立场。
他发现所谓士大夫与君王共天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许奉渊要求士人也要纳粮,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居然被这么多文人管理员劈头盖脸的痛骂一顿,并指其为无道昏君。
许奉渊不能算什么盛世明君,甚至连守成仁君也算不上,但至少是一个名眼人,一个希望尚存并且仍在为此努力的人。
温崖似乎已经知道千年之后青史之上怎么评价了。
代朝末代皇帝许渊(代朝皇帝登基,为了避讳问题,要除去字辈,这是一种尊荣),性戾而好杀,不用贤士,不尊王道,使有识之士皆委而去之。其人横征暴敛,使民离心,代遂以亡。
华亭侯温崖,性骄纵,目中无人,不识礼数。以旁门左道为霸一方,尊商轻农,致使其领地礼崩乐坏,不识孔孟。其人残暴,夺民田而使其为工,甚不得民心。
温崖想起这些造作,自以为是的文字,就感到一阵混乱。
多年以来他一直相信的史书,往往会因为自身立场和脑袋的问题出现一些偏差。
真实经历过后,整个人都通彻明白了很多。
这时,温崖收到了一条消息。
越侯苏和清:温崖,这年头了,跟着代朝没什么好混的,它已经没有奔头了,而且没有什么能够给你的。
温崖:这些我知道,用不着你劝我。
越侯苏和清:我是打算,让吴国公许晏臣和许奉渊耗尽元气,我们以匡扶王室的名义起兵,坐收渔翁之利。
越侯苏和清是诸侯当中对名利欲望最大的,他其实很富有,但一心想着赚钱,拉拢各大家族的人心,广积金钱粮食,一心想要在天下为王。
温崖并不想回复他。
说是联盟,到最后不还得各自为战?许奉渊为王,不可能长久。许晏臣为帝,亦是如此。越侯苏和清倒是有做王的本事,但是他很难搞定天底下那群诸侯。
局势根本不明朗,天下简直就是一团乱麻。
温崖知道那些高门嫌弃他,也不想自讨没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