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长也是没有办法,全村在家最年轻的都快到50岁了,镇上要求干部年轻化,那有个球年轻人,好不容易逮到一只,不是一个人那还不赶紧办了。现在自己年龄大了脑子跟不上形势,别的村又是蔬菜大棚又是樱桃园,到他这要啥没啥!每次开会他都和付家村的姜大头躲在最后,这两村子都成了全镇的老大难了。前几年付家村靠海还好些渔获不断,村子的收入也非常的好。可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付家村再也没有鱼虾满仓的风光了。再加上每年的禁渔期,原本挣到钱的村民都到市里买楼户口都迁走了。剩下的年轻人也和于屯一样到外面打工村里一年不如一年。
这不,响应国家号召建设家乡,什么金山银山的,于屯和付家村一南一北守在莲花山两侧都成了重点扶贫对象了。
“五爷爷,我刚回来到村里转转去”于乐撒丫子就跑。“臭小子!我找你爹看你往哪跑!”老村长气急败坏的喊道。
在村里转悠半天于乐也没选好农家乐的地址,说白了,这时的于屯根本没几个人进来,多好的地儿啊!怎么就不能开个农家乐呢?水库就别想了不让养鱼不让游泳保持水源清洁,那是河庄市生活用水的水库,但钓钓鱼还是允许的,草鱼鲤鱼花鲢鱼还是很多的,交通不方便野钓的人也没见几个。于乐脑瓜仁都想的疼,自己真不是块做生意的料!
也难怪五爷爷那么大岁数还为村子着急,只水库边上的土道修好就需要几十万大红票,镇上也不可能給屯子怎么多资金修路。十万八万的农业扶持更不会让村里修路,这也许就是镇子里启用年轻干部想办法的原因。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