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第二天吃了早饭,王宝录一家收拾好不多的随身物件,早早地出门,排好了队,跟着大队人马来到码头上。先上了一艘只能容纳十几人的小船,摇摇晃晃地向海里驶去。在海上,停着一艘从没见过的大船,有城楼那么高,三根高耸入云的桅杆,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绳子,比蜘蛛网还要密集三分。

“爹爹,这是什么船啊?”王宝录儿子王双有忍不住开口问道。

“海船,”能在海上行使的自然是海船,不过王宝录觉得光海船还不能形容,又添了一句:“大海船。”这是词汇匮乏的他所能想出最贴切的形容,还多亏了这十天的识字夜班。

“哦,大海船。”仰着头看着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的海船,王双有不由心生神往,喃喃地说道:“爹爹,长大了我也要开这样的大船。”

小船靠到了大船边,水手招呼大家顺着放下来的网绳往上爬时。在等候时,王双有突然指着船头说道:“爹爹,那里有字。”

“大哥儿,你知道是什么字吗?”

“前两日先生教过,这两个字合起来叫武功。”

相比前些日子海岛上的生活,这海船上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船舱里湿热气闷,从早到晚,身上的汗就没有断过,衣裳也从没有干过。船又颠簸,不少人都吐得稀里哗啦,船舱终日弥漫着一股子让人无比酸爽的味道。

不过东家仁慈,清水随便喝,每天三餐都是面饼。每天可以轮流跟老婆孩子上甲板透气半个时辰。还有曾经教过他们识字的先生跟医工一起时不时地下来船舱,给众人看病,打气鼓劲。说此程路途很短,大家熬个三四天就到了。众人都比较敬重这几位先生,尤其是那些童子们,简直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听了这些话,大家也都放心了。关键是这些举措让王宝录等人都很安心,东家这是把大家当人看,没有当牲口奴仆。

先生们说的话真的算话,第三日入夜,这几艘船绕过一处以为是终点的岛屿,在附近海面上停泊了一晚,第四日中午便看到了眼前的陆地,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地,还有河流,以及零落的小岛。当然了还有停泊在那里的其它几艘海船,有福船,有他们坐的那种怪摸样的海船。还有几十艘沙船、哨船和鸟船,在海船和码头之间以及河道里来回的穿梭,转运着人和货品。

在远处,可以看到到处都在施工的工地,还有密密麻麻的人群。这么多人?王宝录大吃一惊,看模样那边起码有三四千人在劳作。

王宝录一家跟着众人被转运到了码头上,两个管事模样的人领着他们走到了一处空地里,拿起花名册开始点名字。

王宝录等人在海岛上十天学习中被烙印最深的就是守纪律,俗语就是听话。他们老老实实跟着管事的招呼,听到自己的名字就大声应道,然后领着老婆孩子过去在一张桌子前签字,每人领了一块正面是名字,反面是编号,串着绳子的木牌子,挂在脖子上。最后听着招呼,五户人家,二十二口人跟着一位管事的,沿着一条路走了半个多时辰,终于来到一处周围被高木墙围着,中间全是木屋的地方。

沿途,他们看到了不少人打着赤膊,正在卖力气地夯实路面。路边还有人修建河堤沟渠,没有一处不繁忙。

王宝录一家被管事的带到一处标着“丁一六号”的木屋子前,被告知他们一家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居住在这里。走进木屋,这里的布局、家具都跟前几日那个中转海岛上的一模一样。王宝录一家人顿时明悟,这里的规矩也应该跟那个中转海岛差不多。

王宝录一家没有被立即驱赶着去干活,而是休息了一下午。晚上到了公共食堂,吃饭前,有管事的大声宣布了这几天的行程安排,头三天,讲解学习这里的规矩,第四天,组织大家去参观各自的工作区域以及公共的商业、学堂、医馆等生活设施,第五天,大家各自正式上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