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六年二月初十,刘伯阳又回到了昌国县城。处理了一天公务,晚上的时候,刘伯阳请接信赶来昌国的许栋才到书房,商量要事。
“岳丈大人,现在我们两家的生意是蒸蒸日上,岳丈可还满意?”
“满意,相当满意。”许栋才满脸红光地说道。
“小婿将不少产业移置昌国,岳丈鼎力支持,小婿感激不尽啊。”
“哪里哪里,我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而且你现在昌国县一言九鼎,无人敢窥视,比在兴化军、泉州要强多了。”
“岳丈,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我们两家生意鼎盛,只是你有没有考虑未来几年的事情?”
许栋才犹豫一下,开口道:“贤婿不说,我也想找你谈此事。”
“岳丈快请说。”
“贤婿,我国朝的规矩,为官一任不过三年。三年一到,你必定要回京改任他职。而我也看出来了,你着力提拔俞谯宣俞官人,想的是让他接任昌国,萧规曹随。可是这三年再一过,新来的昌国知县贤婿还能把握吗?届时此地繁华,朝中权贵怕是按捺不住要伸手进来,贤婿也能都挡住吗?”
刘伯阳一拍大腿道:“岳丈所虑正是小婿所忧的。”说到这里,刘伯阳压低声音道:“岳丈,我们所虑事情可能会反复,无非昌国乃大宋治内之地。”
许栋才心里一咯噔,自家这个女婿胆子够大的,这样的话都敢说。不过想想也是,自家女婿胆子原本就大。还没上任,就知道纵贼陷城,自己却有模有样地去杀贼立功,一举两得。不仅得了大功,还把昌国附近有威胁的海贼全给坑进去了,发展初期不会受到打扰。这种胆大包天的事,自己想都不敢想。这女婿不仅敢想,还敢做,而且现在看来还做得不错。幸好自己是见过世面的海商,胆子还算大,要是一般人,谁敢这么陪他玩?
不过女婿说的没错,昌国再是孤悬海外,它也是大宋下辖的一个县,一切都必须按照体制流程走。你可以在昌国一手遮天三年,六年,但是过了之后呢?昌国县建设得越繁华,引起的窥视就越多。一个权贵伸手你挡得住,十个八个权贵一起伸手,你挡得吗?
尤其是做海商,这点尤其忌讳。为什么?做海商拼得就是船多人多,可是你船多人多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会引起当权者的忌惮。你拥众数千上万青壮,想干什么?割据自立吗?只要被人抓到这样的辫子,圣眷再隆也是死路一条。现在女婿带着自己走上了一条“技-工-贸”之路,置办的产业会更多,要求的人手也会更多,更容易引人忌惮。
对于这些,许栋才很快就想明白了。
“贤婿的意思是?”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做海商出身的,自然要把眼光放到海上。岳丈大人纵横四海多年,应该早有考虑吧,还请给小婿策划一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