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母亲,是我不好,又惹你伤心了。”屈唐氏恼怒地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脸,好好地提那句话干什么。

在闵唐氏、唐冯氏以及刘伯阳劝慰下,外祖母慢慢又平复了。

“母亲大人,现在明哥儿已经纳妾,这娶妻的大事也该早点定下了吧。”舅母唐冯氏开口提醒道。

“没错,这事得早点定下。这两年要是明哥儿中了进士,未娶妻先纳妾,会遭人非议的。”屈唐氏附和道。

“你们说的是,这可不能耽误明哥儿的仕途,齐妈妈。”唐李氏叫来了管事婆子,“你准备下,大后天在府里举行场宴会,请与我家交好的各府老爷们,还有他们的家眷,名单我明天中午给你,下午你安排人送过去。就以祝贺明哥儿入学石鼓书院名义。”

在老太太看来,自己外孙晚两年入学石鼓书院已经是给亲家公面子,要是这次他再罗里吧嗦地不准明哥儿入学书院,老太太绝对会啐他一脸,叫你一声巽石公,还真把自己当公公了。

“对了,把桐姐儿、秀姐儿都叫进来,见见明哥儿和九娘子。”

刘伯阳有两个姨母,一个舅舅,表哥有六个,都结了婚,不是出去做官了,就是跟随在舅舅姨夫身边。四个表姐,都结婚嫁人了,有两个夫家在闽州,得大后天摆宴才能过来。

表弟没有,表妹有两个,闵桐儿是二姨夫的女儿,唐秀娘是舅舅的女儿。

两个表妹不过十五岁,两者只相差不过三四个月。她们没见过刘伯阳两次,在老太君的唤呼下,以及自己嫡母的示意下,叫了一声“表哥”。

刘伯阳乐呵呵地应了下来,然后示意许黛尔把带来的礼物递过来。都是些女儿家喜欢的玩意,因为是从泉-州置办的,闽州这边还比较少见。两位表妹看了很是心喜,口里的表哥便亲近了几分。

第二天用过早餐,刘伯阳跟着外祖父赶去了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在闽州城外石鼓山下,始建于唐桓宁三年。原本是一座小私塾,后来吴越王入闽州,安抚百姓,教化地方,出钱扩建了书院,并改名为石鼓书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成为福-建路最大也最有名气的书院。出过的进士不计其数,著名的有兴化军的蔡家父子及兄弟,闽州的唐家父子,建州的屈家兄弟。

闵家祖上出过不少进士和高官,但是从闵连觉祖父受新旧党争祸及,辞官回了闽州,专心治学育人,一门心思全放在了石鼓书院。然后闵家三代都为石鼓书院“奉献了一生”。

刘伯阳昨晚得外祖父提点,大致弄清楚了一些内幕。自从当前官家继位以来,在蔡相公的主持下,朝廷又恢复了王文公故相公的三舍法科举制度。但是三舍法最大的弊端是官宦子弟总有办法轻而易举地参加省试,而寒门子弟却需要参加重重选拔考试,无比艰辛,颇受人非议。实行十余年后开始各退一步,福建路各县县考合格参加过各州解试的童生秀才,可以受推荐申请入学石鼓书院,待几位先生合议通过可入学。而入了石鼓书院基本上解试无忧,只需考虑能不能考中进士。

外祖父唐慕颜在石鼓书院担任讲习,类似于客座教授,有资格推荐刘伯阳入学,但不得参加合议。而二姨夫闵连觉和其父亲巽石公也避嫌,不参加合议,由另外四位德高望重的先生考核合议。

但是刘伯阳不担心过不过。有唐慕颜以及闵家父子的面子在,只要自己表现得不要太差,四位先生基本就会放过。而原版货的基础也打得非常扎实,全部被刘伯阳给继承了。这两晚,他又找至尊宝突击训练了“宋朝解试”一千多个小时,现在刘伯阳觉得自己可以去考状元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