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王晴却只能在一边各自捡起土豆吃起来。
船队虽然是逆流而,不过在春季的东风助力下,船行的速度还是可以的。很快,船队就来到历阳,周访打下历阳后就一直作为历阳太守驻守在这里。
历阳码头,看着静静矗立在那里的周访,似乎和刚才纪瞻他们三人的感觉很像。一边是即将远行的不舍,一边是即将聚会的期待,相同的都是真情实意。
我们一行人下船来到周访近前,他瘦了点,但是精神明显比以前更好了。
他刚要向我行礼,我赶紧扶住他,并说道:“周卿这一路西来,就驻守历阳近半年,以本王观之,历阳的风霜不小啊!周卿辛苦了!”
“为王爷效劳,是标下之福!些许辛劳,不足挂齿!王爷请!”周访说着就请我进城,历阳码头离历阳城就数百步的样子,城墙就在眼前。
“周卿,江南这次旱灾,数十年未遇,丹阳郡那边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度过难关,不知历阳这边情况是否真如文书说的那般良好?”这次西行,切身观察民情才是我的目的,所以我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道明来意。
“文书虽然都是捡最好的说,不过以标下为官多年的经历来看,此次是所有灾害面前,百姓损失最小的一次。以往的庐江郡,就算是多下几天雨的小灾害,都要比这次旱灾造成的损失大多了!因为不论是粮食还是水车等水利设施,都有王爷大力支持,其实标下在历阳也就是多跑跑腿。现在想想,标下其实很惭愧!”
“如果真如周卿所说,那该惭愧的是那些跑腿都不愿意的官员了,不过现在本王还没见到那种连跑腿都不愿意的官,要是见到了,一定要叫他好看!”
历阳城的接风宴很是热闹,周访把这次旱灾过程中尽心尽力的大小官员都叫过来陪同,大家是喝得宾主尽欢。只是其间王晴不时瞟过来的眼神,一直都是满满的警惕加警告意味。
只是还好在座的没有一个不知趣的提起妇孺不宜的事,毕竟有女眷在。
酒足饭饱后,各自回去安歇,一夜无话。
第二天清晨,我就带着随行的百人稚羽营护卫,离开历阳城。
这次出来就是要实地看看的,昨晚就给周访说过,今天我要出去走走,叫他不用跟着了。估计他也知道我是想自己亲自看看他治下的真实情况,也许是他对历阳的自信,今天真的没有再出现过。
百余人的队伍一路向北,走过平原地带、丘陵地带,最后来到山区。还好有大路,人行和车行都还是很方便。
这里的大山水土保持的很好,放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山边的梯田里,也是绿油油的庄稼。百余人的队伍放在满眼的大山边,就像那远处的一撮小草般不起眼。
大山边有一条蜿蜒的小河,可以看到这条不知名的小河是从绵延的大山里流淌出来的。现在还远未到人口爆炸的年代,人们都是优先选择有水的地方居住,看这个时代的大城市都是建造在大江大河边。
河边有一个不大的村庄,看样子最多百来户人家的样子。村庄里的人忙碌的穿梭在村庄周边的田间地头,小河里有三座巨大的水车,看样子就是建邺城的工坊基地出品,一刻不停地转动着,为周边的天地输送生命的源泉。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