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出水井之后,必须下一种钢管,或是水泥管进行护壁,防止井壁坍塌,最后就可以放上抽油管进行抽油了。
当然磕头机也是必须的,现在这里也有,问题运输是大问题,磕头机的重量可不轻,十几吨重,京城到陕西可是路途遥远,以现在的路况,以及路程显然不太现实,主要是因为工厂的运输车辆太喝油,就那吨吧柴油,没到陕西,估计那辆前四后八就趴窝了。
现在唯一能够有希望的就是多打几口这样的油井,然后靠自流,或用发电进行小量压井出油,按理应该可行,毕竟那里没有开采过,地面的石油自己都能冒出来,压井应该没问题。
朱由检想到这里,对身边的徐光启说道;“你看这个钻机,我来给你说说原理,不懂也不要着急,慢慢领会。”
徐光启听了这话,连连点头,摆出一副认真学习的姿态。
朱由检一见徐光启这样,心中也是暗暗赞叹,果然是大明当之无愧的科学先行者,别的不看,光看这虚心学习的态度,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朱由检在叫徐光启来之前,已经从《明史》上看了他的传记,徐光启著有很多书籍,最有名的的就是《农政全书》《甘薯疏》《几何原本》,其他著作的书籍就不一一细数了,基本包罗所有学科。
最让朱由检心动的是,徐光启竟然对机械知识也懂不少,这对于交流来说,可就省了不少力气。
心里有了计较的朱由检,先提出一些此时大家都容易搞懂的物理知识,开头他是这样问徐光启“徐爱卿!我想你应该见过翻水的水车吧!”
徐光启答道;“臣见过,一种把低处的水往高处输送的水车,需要双脚踩动脚下木轮,然后用木轮上的翻板带动下方的水,顺着水道就上了高处。”
“很好,爱卿知道这个原理,那咱们就很好沟通了,现在我想说的就是,假如我们把脚下踩动的木轮,换成这个,你看就是这个地方。”朱由检说着用手指着钻机的输入接盘,然后用手示意旋转。
徐光启看此,点点头表示明白。
朱由检一看徐光启懂,就接着说道;“那我们再把我们使劲的双脚换成这个,这个叫电动机,当然也可以是柴油机,或是其他动力。”
徐光启看着朱由检所指的电动机,似乎明白些什么,他猜测的问道;“陛下所说的脚部使劲,现在换成这个东西,就能让中间这个轴旋转?”
“没错!就是这个理,好了,这里你明白了,那朕再问你爱卿,你是否见过打水井过程?”
“回陛下,臣见过,就是使用牛围着打井的井口转圈,中间有根朝下的木棍,然后慢慢往下钻井的东西。”徐光启显然知道这些民用水利工具,毕竟他编撰过关于水利器械的书籍,对于这个问题,他自然是明白的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