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见了朱棣的样子,开口向朱棣问道:“敢问陛下,那龙旗之所以在飘扬,是那风在动?还是龙旗在动?”。
朱棣转过头来看看姚广孝,淡淡问道:“敢问姚爱卿何解?”。
姚广孝对着永乐皇帝说道:“此为出自《坛经》典故,曾经有两和尚为此,争论不停。六祖惠能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旗子在动,而是人心在动。”
永乐皇帝听了,姚广孝的话。陷入出神中,连姚广孝告辞离开,朱棣都只是下意识的点头。
永乐皇帝最后想明白了,事情都这样了,何必多做苦恼?唯随“心”而已。
时光匆匆而过,现在的人想知道,当初发生过的事情,也只能从历史上看出一点蛛丝马迹……
流传到后世,有大明“野史”记载:“马芊芊为废帝朱允文之皇后,嫁给废帝朱允炆后。马芊芊和废帝朱允文两人恩爱非常。马芊芊于洪武二十八年被册封为太孙妃。洪武二十九年,马芊芊为朱允炆,生下长子朱文奎。”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十年,公元一三九八年,驾崩于京师南京城。二十二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登基称帝,史称建文帝。马芊芊被建文帝立为皇后,朱文奎为皇太子。”
“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安排的一切,都被发生的打乱了,这些年为了天下能在,老朱家安稳的传递下去,朱元璋大杀开国功臣名将,分封大明宗室为藩王。”
“可是众多藩王,在随后的几年里,陆陆续续的死了好多,这大乱的朱元璋安排藩王,互相牵制的平衡,早已被打破不复存在,嫡子之中属燕王朱棣最大,成“尾大不掉”之势。”
“朱元璋藩王们尤其是燕王朱棣现在的情况,却已无有那回天之力,朱元璋在临终,弥留之际曾经对,废帝朱允文吩咐道:“燕王不可不虑,实在不行杀燕王朱棣而保江山社稷”。
在朱元璋去世的第一年,建文帝就开始了削藩,因为建文帝的急功冒进,让燕王朱棣起了谋反的心思……
公元一四零二年,马芊芊为朱允文生下皇次子,朱文圭。
第二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史书记载是,燕王朱棣占领南京后,建文帝带着两个儿子不知所踪……
可是事实不是这样的,燕王朱棣,攻进皇宫之后,要试图要强奸马芊芊,马芊芊逃入一座宫殿中,放火自焚而亡……
朱允文无法阻拦,燕王朱棣的禽兽行为,也无法救得马芊芊,朱允文双眼留出血泪来,生生的却是,把自己的双眼给哭瞎了……
朱允文连自杀殉情都做不到,早就安排自己两个儿子,逃出南京的朱允文,心中早已了无牵挂,朱允文的心,也随着马芊芊的死而死了。
朱允文坚持不肯,把传国玉玺交出,藏匿的位置无人的得知,燕王朱棣得位不正,又没有传国玉玺,为了传国玉玺,只能将朱允文囚禁起来!对外宣布,朱允文和皇后马芊芊,同时死于火灾中。朱允文绝食七天七夜,滴水未进绝食而死,可是尸体却不知所踪。
最后,永乐皇帝朱棣因有天命所归,在龙椅下方找到传国玉玺。
在随后的日子里,永乐皇帝不承认,朱允文的统治的九年,将之加入了洪武这个年号内,成为朱元璋统治时期,所以现在我们才有记载的“洪武四十一年”
这一场人间惨剧,都是因为“野心”而引发的,随着建文帝朱允文的死,靖难之役正式结束后,永乐皇帝朱棣指使着,手拿春秋笔的史官们,按照自己所想改写历史,流传后世……
事情仿佛到,这告一段落了?其实不然,结束不过是另一个故事,新的开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