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天赚了一千八百多块钱,李芬的眼睛开始笑眯眯起来,也不感觉腰酸腿痛了。
至少,要比在地里种田划算的多。
各家各户都有一笔账,李芬自然也不例外。
就拿下洼村这边来说。
在九二年,小麦的收购价格在四毛五左右,而一亩地的小麦产量在八百斤到一千斤之间。
如果按照一亩地一千斤来算的话,小麦一亩地的收益也就四百五十块钱左右。
江启枫家有五口人,一共有九亩多地。
就按照十亩算,小麦一年的收益也才四千五百块钱。
而这四千五百块钱之中,还包含着种子、化肥、农药、浇地、耕地、收割时候的各项开支。
算下来,这十亩地的净利润,也就不到两千块钱。
即便在算上秋作物的玉米、花生、棉花、大豆等,一年下来的净收益也不会超过四千块钱。
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农田里花钱简直就如流水一般。
就单今年的这个夏天,江启枫就买了大概五六百块钱的农药。
没办法,地里的病虫害实在是太厉害了。
特别是棉花,如果一周不打农药,基本上棉花枝干上都看不到叶子。
所以今年夏天的时候,江宁三姐弟就有了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去地里抓虫子。
即便到了农历的八月份,棉花已经开始成熟,可其他还在成长的农作物上还是爬满了虫子。
特别是白菜和红薯。
这天下午,李芬还特意去地里看了一下,自家地里的白菜竟然没有一片好叶子,都被虫子咬得一个比一个烂。
“看来今年的白菜是卖不出去了!”看着地里的白菜,李芬的心情十分糟糕。
白菜如此,红薯地里自然也不例外。不止江启枫家的地理如此,下洼村,乃至整个咸A县的农田里都是如此。
至于别的地方是不是也是如此,那就不得而知了。
眼看就要过中秋节了,八月十三这天,趁着也是周末,李芬带着江宁姐弟三人去娘家走亲戚。
至于江启枫,则是开始忙活地里的农活。
棉花要摘,玉米也熟了,过了八月十五,花生也该收了。
一眼看去,到处都是农活。
在九十年代的农村,走亲戚的时候,家里有条件的开拖拉机,没条件的骑自行车。
如果说连自行车都没有的,那就只能靠两条腿了。
江启枫家今年虽然新买了一辆自行车,可李芬并不会骑。
或者说,李芬才刚学会骑自行车没多久。
再加上,家里的三个孩子跟着,一辆自行车也带不了。
所以李芬只能靠两条腿走路了。
当然,还要拉着自家的手拉车。
江南不用担心,可江宁和江容的年纪都还小。
李芬的娘家距离下洼村有七八里地的路程,但靠两条腿,只怕累坏了,江宁、江容姐弟俩也走不到。
八月十三这天上午,李芬拉着自家的手拉车,上面放着十多斤的月饼,另外又从村里的代销点买了一包红糖并一包饼干。
江宁、江容姐弟二人坐在车上,大姐江南在后面推着,就这么着直接出村口,向娘家方向走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