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王光绪瞟了一眼在旁边被翁同龢喷的不说话的李鸿章说道。

没办法,道德卫士,礼教卫士就是那么牛。

他现在也恨不得一巴掌拍死这个老骨头,但是却会成全这位帝师的名声。

“这虽然是西洋的东西,但是和我大清的皇榜有类似之处。”

翁同龢这次倒没有开喷,对于这种东西他也不是很反感。

“朕准备办一个报馆,由你和李鸿章作总办。名字就叫大清日报,老师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写上去,让全大清的人都知道,当然也要允许其他人写自己的想法。

一些大清和西洋发生的大事,也要在上面,而且必须是事实。”

王光绪眼睛一亮,已经开始坑人了。

让他们去报纸上去抄吧,议论搞起来先。

“臣遵旨!”

出乎王光绪的意料,这次两人居然都爽快的答应下来。

一方面这相当于著书立说,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们的东西,这是文人最喜欢的。

另一方面,洋务派和顽固派也多了一个途径,能够阐述自己的观点。

“吵吧!吵吧!理不辨不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样也多了一个监督洋务派的东西,顽固派肯定会抓住洋务派的一些错误做法乱喷,那样他们办事也不会胡来!”

“这个东西我一定要牢牢抓住,控制议论!”

王光绪如此想到。

报纸很快办了起来,顽固派当然是翁同龢主笔,洋务派则是排除了郑观应。

口水战逐渐升级,但是他们谁也想不到,不久之后这报纸成了宣扬某人文治武功的利器。

王光绪整军经武、办洋务做噶传到了地方各督抚的耳朵里,一时各地兴起了一股办洋务之风,兵工厂设立了不少。津天机器局也是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骨干进修,不久之后枪炮就能实现自给自足。

当然毛瑟1992,加特林,手榴弹,马克沁的技术是绝不外传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