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忠心耿耿言辞凄切的敬翔将军,宋致听了险些就被“感动”。不过他没有装成弱鸡然后当缩头乌龟的习惯,对于敬翔的说辞,宋致只是扒下护脖立领,向其展示了一把自己的颈子肉——
好一片被阳光烘焙成小麦色的健康脖颈,上面的筋脉分布合理,表面肌肤紧密相连,完全看不出任何的伤痕。等等、敬翔瞪大了眼珠,前些日子他亲眼看见皇帝的脖颈上被人削下一块肉来,那伤口怵目惊心,怎么现在看去倒像是全然无事的样子?
脑中蓦地响起军医苟仁乙私下里对他说的话,敬翔心中对皇帝的崇敬之情瞬间又攀升到了另一个高度。
敬翔露出一个“臣懂”的眼神,俨然已经将宋致当成了一尊神像。看着一代唐末名将这种隐隐有陷入“迷信思想”的兆头,宋致突然有一种跳大神的感觉。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重点,军令如山不容违抗,四队人的任务很快就被宋致安排了下去。
子时军中敲鼓,所有人不得外出,在一刻钟之后营地便彻底安静下来,进入了夜间模式。
按照正常程序,看守军营门的军吏晚上会遇到外来编制人员,这时候如果没有中军令箭却言说要通传命令,那么这个人必死无疑。如果有中军令箭的话,这人也没有进入军营的可能,会被要求在军营外面大约二十步把书帖文件放在地上,另外有人从地上取了文书送给主帅。如果来的人想要硬闯军营的话,无异于是自杀式举动。
中军令箭?那玩意儿在李嗣昭的床头柜上,梁军中又没有女人,自然搞不来,不过宋致也懒得去搞。
所以说第一批人无疑会陷入最危险的境地,尤其是打头的那个人,简直就相当于九死一生。
如此危险的事情当然是要交给最不怕“危险”的人,在进行战术讨论时,还是有不少人主动请缨这个位置的,虽然危险性高,但无疑成功后所立的军功也就越大。不过最后这些主动请缨的人都被宋致给否决了,一来是这项任务的死亡率高达九成,二来是做为所有行动的开端,宋致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最终皇帝亲自选拔了一名处于最底层的士兵,让其来执行任务,据说是姓“宋”。
临近亥时,这天夜里天色不太好,乌漆麻黑的平底上只有那一片营地之处能看得见火光。
军中似乎有紧急情报,从不远处策马跑来一个身穿晋军服装的士兵,待离营地还有五十步的时候,那人堪堪下马,口中用嘶哑的声音喊着,“有紧急军情需要马上通传几位副将——”
距离隔得远,再加上夜色不明朗,根本就看不清来人的脸,只依稀觉得来的这个人长的挺黑的,像是被涂了碳一样。不过那人手上拿着一本折子和一只令箭,从远处看还真像那么回事。
出于不能让旁人靠近营地的准则,守门的军吏上前查看,他先是接过那只中军令箭,在对着那只令箭看了有几秒钟之后,他的表情突然变得很奇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