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演讲一般的装腔作势结束后,底下的众将纷纷跪倒在地,说是愿陪皇帝一同前去。
宋致当然拒绝了,乱世中最需要的就是有能力的武将,在坐的人皆是梁国军力的支柱,死一个就会造成不小的损失,所以能不死还是尽量不要死的好。
另外他只是打算先摸过去探探虚实,能顺便扎个根据地当然最好,人多还真不一定就有优势。翻山运动,自然是人越少就越安全。
就这样,宋致只带了一百精军,后梁的军队编制沿袭唐朝,一百人为一旅,设一个旅帅。宋致此次带的就是其中一旅以及他们的旅帅,这些人都在当地长大,对于山区环境还是颇为熟悉的。
随身一个水壶一块火石加一袋干粮,配备大小刀各一把,小刀用来杀野鸡野鱼,大刀则用来杀人。另外宋致还自带了一把盐,在现代他也有过摸野的经历,别的都可以不要,就是盐必须带上,否则没滋没味的实在难以下咽。
翻山这种事情靠地图没多大作用,而且古代的地图与其说是地图,不如说成是大概的框架,框架下的细节一概没有,所以这时候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
宋致到底不是本地人,他只负责起一个坐镇的作用,明确大致方向还是要靠一同行动的旅帅。
这个旅帅叫邹泰,宋致在大脑中搜索一圈,在唐末的历史中并没有留下这个人的半点笔墨,看来应该是一个对大局无足轻重的人。不过宋致发现这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夜里采取轮流守夜制,宋致当然不在此规划中,不过山里虫子多,他也不太睡得安稳。第三日凌晨他醒来时,正好发现邹泰带着两个人正从远处披星而来,看样子是去摸路了……
宋致一问果然如此,他提前并未安排人前去摸路,因为本次一行就有摸路这一目的,可是这个姓邹的倒是有几分“自觉”。如果他这个皇帝此次不亲自动身的话,想必邹泰也不会干提前探路这种事情,说到底还是一种谋求前途的手段。
对于这种“手段”,宋致决定吃下这一套,乱世中机会无疑是最多的,擅于抓住机会的人最后所能到达的高度都不会太低。如果这个邹泰有野心又有能力的话,宋致不介意拉对方一把。
在得到皇帝赞赏的目光后,邹泰整个人仿佛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双灯泡眼发出和往日不同的精光。在接下来的过程中简直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饭前必试毒,行路时必命人将皇帝保护在中间层,在如此细致的护驾下,纵使宋致脸皮厚如城墙,也不太好意思事后不给对方升个职什么的。
不过这也是对方应得的,有能耐就抓住机会往上爬,这才是聪明人。
在吃了将近十天的野味后,宋致一行人终于全部活着摸近了泽州的边防地带。边地上虽然有驻守的小兵,但是规模并不大,也是,宋致这回是少部分人摸过来才显得悄无声息,若是大规模行军的话恐怕还未开始出发便会泄露行踪,到时候只需消息传递,李嗣昭便可以调兵过来设下重重埋伏。基于这一点,对方才没有在边境浪费过多兵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