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接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凡入我部者,五年兵免十年赋役,十年兵免二十年赋役,二十年老兵余生无赋役。
“主公,是否需要禀告州牧大人。”徐盛沉吟道,“免赋役此事重大。”
“无须禀报,大兄募兵也是免赋役,只是他募兵是守株待兔,我募兵是主动出击。”毕竟是门第观念严重的汉末,毕竟只是招募小兵士卒,还没有上门募兵这一说法。
由于天下大乱,为得到稳定的作战力量,曹操募兵制度与天下诸侯一样,都是世兵制,为兵者子承父业,甚至祖孙三代都为兵,虽也免赋役,但是不能选择离开,只能终生为兵,直至战死沙场或担任运粮兵。
“文向领命!”徐盛带着一名蒲氏子弟离去,他要争分夺秒的为自家主公募兵,不能让曹铭许下的诺言成空。
“蒲凯,你跟我从西门出发,负责到西面的乡里募兵。”曹铭将募兵文书叠好,放到衣服的内袋中。
“阿凯,你会骑马吗?”从蒲家离开之后,曹铭问道。
蒲凯憨憨笑道:“当然会,平时都是我负责车驾,主公不会骑马吗?”
“呃...”曹铭心想:抽空一定要学会骑马,这也太尴尬了,话说夏黎那小妮子怎么会骑马呢?
七个人分为三拨,各司其职,单说曹铭二人来到曹府,牵出一匹老马,不是曹铭不想找一匹骏马,而是阔气的曹老太爷,将财物、马匹几乎都资助给曹操了,君不见曹德等人去甄城赴任,坐的便是牛车。
春暖花开,老马古道,好一幅春日踏青图,曹铭他们到达的第一站便是玉榕乡长水里,几名花甲里民正在村口树下闲话家常,曹铭朝花甲老人们恭敬地的施一礼,声音清亮地问道:“敢问各位父老,你们这的里长,家居何处?”
一名慈眉善目,须发皆白的老者,温和笑道:“我便是此处的里长,少君找老夫何事?”见曹铭生得仪表堂堂、龙姿凤采,老里长心中便存有几分好感。
曹铭又朝老里长行一个见礼,眼神清澈道:“我是曹州牧帐下的骑都尉,姓曹讳铭,来贵处是为募兵一事。”
老里长脸色一变,这也募兵,那也募兵,世家们也在招募健仆家兵,如今里中的青壮年十去六七,根本没有富裕的劳动力,这少君却是来晚了。
老里长起身拱手,极有涵养地说道:“少君来的不巧,一旬之前,里中的青壮年结伴,投世家谋生路去了,如今里中,只剩下我们这些个老弱病残。”
“大人,莫是在轻视吾,吾可不是弱者。”一名壮汉从院落中走出,他身披一件破麻衣,身高近八尺,其肌肉线条跟蒲凯有一拼。
“不孝子给我滚回去,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见到那壮汉之后,老里长的涵养风度全没了,这名壮汉乃是老里长的独子,天生蛮力,却不思用到正地方,终日里游手好闲,跟一群游侠厮混,如今三十好几,还是孤身一人,没有那户人家愿意将女儿嫁给他。
壮汉虽然长得非常的魁梧,但是见到自家老父拉长了脸,如同耗子见到猫,神色萎靡,顿时缩了回去,果然是“一物降一物。”
好一条雄壮的汉子,看其身姿是个精兵苗子。曹铭心中颇为欣喜:“里长,我可否跟令郎交谈几句。”曹铭算是看出来,要想招募到这名壮汉,非得老里长点头同意。
“少君,我张家只有这一根独苗,还指望他接续香火。”老里长话虽说的很恭敬,但是拒绝之意也很明显,我只有一根独苗,是万万不会让他去从军。
“里长,可通文墨?”曹铭从怀中掏出募兵文书。
老里长谦逊地说道:“不才,曾学过几日圣人言。”
曹铭将募兵文书递给老里长:“这是到我部从军,所能享受的待遇,而且到我部从军,五年之后还可以退役。”
老里长狐疑地接过文书,话很简单,都是字面意思,老里长看过之后,惊呼道:“曹都尉,从军五年,免十年徭役可是真的吗?”
PS:阴晋之战没有被《史记》及诸多史料所记载,仅在《吴子》一书中出现,故真实性有争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