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一对父女走了过来,王员外急忙的迎了上去。
“王相公,一路过来辛苦了,来来来,进屋。这是贵千金吧!都这么大了!快请进!快请进!”王员外看人来了,连忙迎着请进了屋。
“王员外客气了,不过是寻常走动,不用如此客气。”中年文士客气的回应到。
几人夸过大院,来到了一处大厅里。
在路上,王根看着少女提着的鸡和肉,眼睛都直了。这不是给张功了吗?这么会在她手里!难道张功和她有关系?
哎!当初张功还去王秀才家私塾那里读过一段时间的书,虽然被王秀才赶了出来。这姑娘不会和张功有一腿吧!对了,当初张功为什么被王秀才赶出来的?怎么记不清了,等晚上王柱回来了,自己再好好问问他。
王员外看着自己儿子的眼睛死死盯着人家姑娘看,心里乐开了花。根子不小了,今年有16了!做为老大也该娶媳妇儿了。
王秀才看见王根一直盯着自己的女儿看,咳了几声。
王员外看王秀才对自己儿子一直对着人家女儿看,表示不满。便对王根说道:“根子,你去叫丫鬟给客人准备茶水。”
王根应了一声,走了出去。脸上还在纠结张功到底因为什么被王秀才赶出来的。
王员外看王根走了出去,便对着王秀才问道:“王兄,不知今年的乡试如何啊?”
“嗨!莫提此事了。愚兄在书本里蹉跎了半生,早就忘却了科举扬名之事,余生只想为小女找一位好婆家,除此之外便再无他想了。”
中年文士叹着气,不知是为自己没有取到乡试名额去东京考贡试叹气;还是学业不精,年过四十,此生无望跨马游街叹气。
周朝科举制度分为府试,乡试,殿试三级考试。府试即是通过县衙考试的童生资格的读书人,去往自己所在州县考试,通过者被官府授予秀才功名;乡试是被授予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去往各道首府考试,通过者被授予举人功名;而殿试就是去往东京参与考试,通过者分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不过有时候皇帝开心,一年一次也有;有时候皇帝不开心,五年一次也有。
周朝也实行武举,不过有时候经常在考试中活活将人打死。而且考武举需要大量的钱银来保证武举人的吃食,考上了武举的人一般会被派往边军,而边军又是最危险的。所以在民间,百姓们崇拜科举考试,因为只需要熟读几本书,说不定飞黄腾达了。
“哎!王相公不可颓废,须知廉颇八十,尚能食一斗饭,肉三斤。今日才四十,尚有大好时光。”王员外的话,说的王秀才一愣一愣的。
看着王秀才陷入沉思,王员外不经感慨万千,不愧是西河县里有名的说书先生,自己花了三十文铜钱买来的词就是不一样。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