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神书上记到:耳和髎,穴在耳门稍上,首先主耳失聪,凡听力下降,就取耳和髎。
一小伙,游泳后,耳朵嗡嗡响,音声失常,按耳和髎后,释放耳朵压力,得到调和,音声重新恢复。
耳和髎,面临脸颊,人体颅首抛下来的龙脉,在脸颊展开,耳和髎便能控制脸颊情况。故老人斑、脸面皱纹多,按耳和髎,可调和斑皱。
又耳和髎下连嘴角,严重的牙痛牵引到耳痛,就按耳和髎,可以调和耳牙问题。
道家修士认为,音声相和,出音的是嗓门,听声的是耳朵,嗓子干哑、耳朵痛,耳和髎可以同时调和调理。
一位开摩托车,撞伤耳朵,引起耳部流脓水,一阵阵发痛,耳和髎点按后,排出浓水,阵痛消失。
可见,凡牵引着急,谓之不和,不和者,用和穴主之,耳和髎是也。
伤寒论上,小柴胡汤主口苦咽干目眩,是和法代表,少阳经里的耳和髎,正是小柴胡,调上焦,给上焦带来和平。
一患者,感冒后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按揉耳和髎后,居然闻香知饥,眼目明亮,耳朵清利,心情愉悦。
原来耳和髎,乃偏头小柴胡也。
故宫有太和、中和、保和殿,有乾清宫、坤宁宫,有交泰宫,而三焦经的耳和髎穴,正位于头首上下左右之中,正是保和安宁要穴,是调神理想之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