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先生不必过谦。有人曾亲眼见证,海上仙翁潜入龙宫窃取珍珠,并将秘方传授于你,甚至治好徐海夫人的不育之症。无论如何,你这幅方子都值得一试。”

许仪后惊得目瞪口呆,让人难以置信,难道这就是寻找自己的原因?

“请不要再说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东海龙珠,恐怕小老儿无能为力。”

严世蕃不动声色地问道:“但不知先生愿不愿意,到大东海再跑一趟?”

“这倒没什么问题,不过真是以讹传讹……”

话虽如此,许仪后忽然感觉如释重负。

“只要你愿意就行。”

严世蕃说罢就出去了,严禧站在门口,拍了几声巴掌……

突然跑来几个如狼似虎的家丁,不容分说,把许仪后带出严府,塞进一辆马车。

许仪后做梦也没想到:当年,那个基督徒欺骗徐海的谎言,竟然让那翰林院太学生深信不疑。

更加让他意外是,远在日本九州的海盗,竟然受严世蕃操控。

马车驶出京城,一刻也不停歇,直奔宁波……

就在许仪后被送走当日,严世蕃请到“东海蓬莱神医“的消息,竟然被永宁堂黄老先生传扬出去了,招致朝野震惊!

御史邹应龙得知后义愤填膺,下决心要把奸佞父子参倒。

京城夜晚,大小府邸门前华灯初上,一顶顶轿子穿街过巷、鱼贯而行,街市之上,茶坊、酒肆鳞次梯比,沿街叫卖声不绝于耳,透彻帝都繁华豪迈之气。

邹应龙怀着郁闷的心情回到家,在书房摊开纸,提笔运墨、刷刷点点,一会儿就写满一张。

深夜,有个丫鬟进来劝道:“老爷,先用饭去吧。”

“不吃了。你先下去,不要让任何人打搅我。”

邹应龙连头也没抬,越看越不满意,立刻全都撕掉,重新再写……

写完了又撕、撕完了再写,不知不觉已到子时,他实在太累了,侧倒在小床上,刚闭上眼睛,就见前内阁首辅夏言,高声朗读弹劾严嵩的奏折……

这时,他发现有人告密,那些没骨气的御史纷纷串联,前仆后继替严氏父子辩护,并倒打一耙,弹劾夏言勾结锦衣卫谋反。

于是,夏言被东厂番役抓进诏狱……

转眼间,又听见御史沈鍊控诉严氏父子:卖官鬻爵、沽恩结客、妒贤嫉能、阴制谏官、擅宠害政……

沈鍊慷慨其词、还没读完弹劾状,就被锦衣卫摁倒在地,把他五花大绑押走了……

邹应龙急火攻心,急忙追过去,在大理寺牢狱中遇见杨继盛,只见这位披头散发的御史,被大铁链子吊在房梁上,浑身伤痕累累,显然,他已受尽酷刑……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终于忍无可忍,邹应龙手执一把利剑,下决心要行刺严氏父子,悄悄来到刚刚竣工的“朱楼”,只见严世蕃正在大宴宾客,突然又大发雷霆……

“你们知不知道?天子的儿子、当今皇太子想保平安,尚且要送给我银子,我来问问,到底谁敢参我?谁敢参我?谁敢参我?”

耳听得他连问三声,问得人心惊胆寒!

邹应龙激灵灵打个冷颤,使劲掐一把大腿,确信自己在做梦,这才迷迷糊糊睁开双眼,却忽然发现,有个人影在晃动……

“如果让他治好眼疾,必列内阁之首,恐怕你们只能等死了。”

话音刚落,此人就不见了……

于是,邹应龙赶紧跑进马棚,跨马追了出去。

外面是一望无际的原野,邹应龙策马扬鞭,边追边喊……

“先生,等等我,请给我指点迷津。”

眼前突然出现一座高山,山东边有栋草楼,楼旁边是一片水田,田里还有一座米堆……

急不可耐的邹应龙张弓搭箭,朝米堆射去……

米堆倒了,紧接着,草楼也塌了,刹那间山崩地裂……

此刻,邹应龙终于从梦中醒来,全身已被冷汗湿透了。

严世蕃别号“东楼”,这楼是草堆起来的!水田里的米堆,便是“蕃”;高山当然指严嵩,扳倒严氏奸党,当先一箭射倒“东楼”,“高山”必然土崩瓦解。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邹应龙幡然醒悟:此乃上苍指点我为民除害、为国除奸。

天刚蒙蒙亮,邹应龙精神矍铄、牵马出门,观察巷子里没有可疑之人,便来到徐阶早朝必经之地。

大约一刻钟,徐阶的大轿来了,邹应龙拦住鸣锣开道的衙役,递上自己的奏折。

**************************

注1:欺骗海盗头目徐海的基督徒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翰林院太学生罗文龙为何推荐许仪后?那仙翁是否真去过东海龙宫?这些谜底将在本书第五卷揭开。

注2:“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就是本章的典故。

注3:至于皇太子为何求救于严世蕃,请参照“第75章锦衣卫收网”。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