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站起来,指了指前面的一处小山道:“那一个高处,咱们站上去看看。”
三人牵着马来到小山下,孙虎对孙豹说道:“阿豹,我和天助上去看看,你在下面看着,注意附近情况。”
孙豹点了点头,孙虎和王斌两个人,向山顶摸去。等到了山顶,王斌四下里一看,顿觉心旷神怡,“会当凌绝顶”的滋味果然是不同凡响阿
孙虎指了指两人前方的一段大河谷道:“天助,你看前面的那段谷地,怕是有几十里范围,应该是个驻兵的好地方。”
王斌一看,果然前方有一个硕大的谷地,夹在两山面的重山峻岭之间,谷底蔓延数十里,不知两头伸向何方,谷底中间一条小河把谷地一分为二,谷中绿草如茵,长满了低矮的植物。
王斌精神一振,朗声道:“走,过去看看。”
两人下了小山,和孙豹一起,顺着溪流向谷地的方向而去,一路上登高爬低,大约半个时辰,眼前豁然开朗,几人已经进入了谷地。几人放眼四望,只见谷地甚是平整,芳草萋萋,再看谷底两侧绝壁直插云霄,险峻陡峭,外人即使登上了山顶也没有办法下来。至于谷地前后河谷方向,则是蔓延几十里,隐没于崇山峻岭之间。
王斌啧啧赞道“这谷底真是个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啊!”
孙虎说道“就是进来的路太难走,得修修,不过修起来也不难,把石头移开,路上草木砍了就行。”
几人在谷中走走看看,顺着溪流向前走了几里,身旁是连绵不绝的山壁,孙虎指着绝壁道:“哦,天助,你看这些石壁好奇怪阿,怎么颜色这么奇怪,这么绿,还有这么多的绿点”
王斌一听,心里一动,他和孙豹走了过去,上前一看,果然,石壁上有很多绿色的小点,密密麻麻,远看就像一颗颗绿豆一样。
王斌心中一喜,仔细观看石壁,果然绿色时起时伏,王斌一边走一面顺着石壁往前看,大约走了有两三里路的样子,绿色渐渐消失。孙氏兄弟不明所以,不过看王斌看的仔细,也不便打扰他,跟在后面尾缀而行。
王斌舒了一口气,转过头,对迷迷瞪瞪的孙氏兄弟道“两位师兄,咱们发了笔财,这面长达两三里的岩壁可能是一个铜矿,也许咱们以后不用担心没钱了!”
无意中发现的这面石壁,极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露天铜矿,对于一直囊中羞涩的王斌来说,这可是一笔大财富。
铜,可以铸钱,也可以铸炮,当然,最好还是铸钱,不过也可以铸造几门铜炮,当然大多数的火炮得用生铁铸。
至于王斌如何知道是铜矿,则是来自于他的便宜老爹留下的书籍里面,有一本大冶县志,王斌不久前刚翻过。
据大冶县志记载:“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后,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大冶方言,绿录同音,铜绿山由此得名。由此地名也告诉世人,这里蕴藏丰富的铜铁矿床。
铜绿山发现的古矿井大多位于含铜量很高的富矿带上,说明古人在采矿工程中,已经掌握了很高的技术,遇富矿而进,那么今天发现的这铜绿色的石壁绝对是一处聚宝盆。
试想一下,如果这市面上有一两成甚至一半是自己的铸钱,那该是一个怎么样的局面
当然,铸钱还得开矿,还得有工匠,还得铸造,但有了资源,至少人心头不慌,特别是对王斌这样心存大志的人来说。
三人顺原路走出山谷,后面跟踪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经离开了。
三人本想下山,不想在山上呆的太久了,忘了时辰,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一商量,便准备找个地方过夜,明日继续查看胡大牛口中的煤矿和其它的铁矿,然后回宝屏。
三人经过来时路上的那个硫铁矿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只见矿坑边的茅屋门口已经生起了炭火,一众矿工大约二三十个人,有站着的,有坐在地上的,正围着炭火聊天。
王斌上前抱拳行礼道:“在下几人游玩此地,忘了时辰,想借兄台地方烤一下火,讨碗热水。”
众人转过头来,白天遇见的粗壮青年也在其中。看到王斌等人,不由没好气的说道“你这人,不是说转转就走吗,怎么还没有走”
王斌却不发怒,笑了笑道“在下兄弟几个游玩的有些晚了,下山不便,还请几位行个方便。”
粗壮青年站起身正要反驳,旁边一个须发斑白的老者却阻止了他,对王斌道:“他这人就这脾气,客人不要见怪。”
他回头对旁边一个十一二岁的瘦弱少年道“石头,你去拿几个木凳,再拿个火盆出来。”
瘦弱少年石头应了声,跑进茅屋,一会拿了几个小木凳和一个破铁盆出来。
老者往破铁盆里拨了几块燃红的炭块,又加了几块炭块进去,用火钳拨弄好了道:“几位客人,你们今晚就用这个火盆,旁边炭多的是,自己加,山里晚上冷,不比山下。”
王斌和孙虎哥两个道了谢,在凳子上坐下,叫石头的少年拿着几个破碗,提了一壶热水,给王斌三人倒了水,把壶架在火上,站在老者身边,眼睛只是好奇的打量着王斌三人。
王斌喝了口水,对老者谢道“多谢老丈,不知老丈怎么称呼”
老者笑了笑道:“在下姓黎,大家都叫我黎老汉。”黎老汉爱抚的摸了摸他旁边瘦弱少年石头的头顶:“这是我的孙子,石头,只是不爱说话。”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