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虽有皇族之尊,但天一阁在江南地位超然,陈氏皇族子嗣尚未及冠,便会去天一阁拜师学艺。长公主深居宫中,她只需一瞪眼,身边的宫女太监就吓得像群鹌鹑,无一人可以成为好友。而蓝幼羽为阁主关门弟子,四岁时与长公主相遇,从此二人以总角之交,互为闺中密友,相处时从不拘泥身份,分外随意。
长公主见她无赖,忍俊不禁道:“你快些喊呐。”说着她坐下,挽起蓝幼羽的手。蓝幼羽嘿嘿一笑,大有深意的看了萧承泽一眼。长公主看见她这眼神,当即白了她一眼。
萧承泽向吴龙士躬身行礼,道了声先生,才恭敬坐下。
吴龙士原本只邀萧承泽于钟山相会,不曾想萧承泽却携岚殿下一同前来。人已经来了,他不动声色,向长公主道:“既然殿下亲临,老夫有一事相商。”
吴龙士身为天一阁前辈高人,无论在朝堂抑或江湖,声望盛隆。长公主也丝毫不敢怠慢,于是她谦逊道:“先生请讲。”
吴龙士环顾三人,道:“昨日典鉴司清缴了大周在江南的细作。”
长公主不熟兵事,不清楚这消息的意义。萧承泽久经阵仗,顿时欣喜道:“如此一来,我军有机可趁呐。”
吴龙士点头道:“不错。”
长公主却皱眉疑道:“宇文云志觊觎江南已久,两年来不断向南屯兵,徐衍之与庞远烈早对大齐虎视眈眈。只是破掉敌军谍网,怎能逆转形势?”她身为建康大齐长公主,一开口便先露怯,可见大周国力强盛,连皇室之人也没底气面对。
吴龙士不以为意,摊手抓起一把棋子,道:“放眼天下,大周顾虑重重。”说着他取出三子放在棋盘上方道:“幽云十六州为防北狄入侵,三十万镇北军,自然是不能动。”随后他又取出两子,道:“河西走廊直通关中,嘉峪关与玉门关的二十万戍西军,也不能动。”接着他又取一子道:“六军十万人,是守着宇文家老巢的。”最后他摆下数子,道:“算来算去,也只有徐衍之的二十万兵马,以及庞远烈那十五万可用。除此之外,短期可抽调的,最多再加十万洛阳军。”
萧承泽点头道:“的确,而且徐衍之与庞远烈的兵马,并未满员。”
这他们口中提及的二人,分别为大周平东大营与征南大营统帅,官拜四方将军职位。然而徐衍之曾率平东大营覆灭洛阳齐室,庞远烈的征南大营设置初衷,便是入侵建康齐室。这两军名称本就有蔑视齐室之意,因此吴龙士二人在对话中刻意回避。
长公主叹道:“即便如此,比起齐军三十万兵马,对方也有不小的优势。”
吴龙士点头道:“所以要分而击之。如今敌方谍网被破,便是天赐良机。”他凝视长公主道:“当齐军三十万人马征讨川蜀,宇文云志是何反应?”
长公主没来得及回答,蓝幼羽瞬间明白,刚才吴师叔为什么会询问自己看了多少兵书。她反问道:“你想用疑兵?”
吴龙士第一次赞许的看向蓝幼羽,嗯了一声继续道:“枢密院可有意泄露消息,洞庭水师与东西两省军合兵一处,讨伐川蜀。实则仅有水师驾空船逆流而上,东西两省军合剿徐衍之。”
东省军十万,西省军十万,即便合在一起,只与徐衍之对敌,并无必胜把握,于是长公主皱眉道:“那也仅仅势均力敌。”
萧承泽在旁闻言不悦,朗声道:“殿下,只因兵力相当,我军就不敢出兵征战,那我华夏男儿血性何在?”
萧承泽说出这番话时英气勃发,但长公主却不为所动,又问吴先生道:“那水师出兵到少?”
吴龙士道:“十万。”
长公主惊呼道:“绝无可能。”
六十年前,大齐内乱,兄弟睨于墙内。淮南王陈尚拥兵自重,于建康登基,庙号高帝,自称齐室正统,从此一国之内,以建康洛阳南北分权。淮南王嫡系兵马,即是十万洞庭水师。数十年来,建康齐室偏隅吴越荆楚两地,内忧外患下,未建禁军,一直由洞庭水师肩负戍卫京畿之职。
长公主听吴龙士之意,竟要建康城禁军倾巢而出,她当即断然否决。
吴龙士并未游说,缓声道:“殿下莫急,此事可徐徐图之。”
长公主一时失言,她深知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随即道:“请先生见谅。”
吴龙士摇头道:“殿下多礼。”他忽然转向萧承泽道:“听说宁相国为陛下五十寿辰,花费了不少心思?”
萧承泽笑道:“前些日子,他当庭上奏,提议在建康城各处,挂满长明灯,待到陛下寿典时,彻夜不灭。为这件事,他几乎把江南的桐油,都调集到城内。”
长公主摇头道:“父皇五十寿辰,的确是喜事,然而钦天司也曾上书,今年二龙取水,冬日极寒,提议多备些柴火木炭,以防不测。前些日子,江南还真下了一场雪。这些关乎民生的事情,宁相国从没提过。”她言外之意,对宁相国极为不满。
萧承泽笑道:“钦天司的奏折,我也看过,已经派人收集了不少柴火木炭。殿下有心,也可以向陛下提议,众人拾柴火焰高,即便再冷,也总有对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