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亨利又回到参联会,继续看顾装备委员会的工作。自打亨利去度假开始,就有文件开始积压下来了,到了1906年1月,积压的工作文件摞起来已经有好几摞一米高的文件堆了。亨利立刻陷入了文件海中。
别因为世界上到处都是庞统一类的角色,这些文件不是那么好处理的。亨利用了两周的时间,才把这些文件中的非关键文件处理好,发给下属去执行。而还有一小半比较关键的文件,还需要亨利召开下属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的会议,才能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饶是如此,亨利也要不间断的开上一个月的会才能把积压的问题处理处一个初步结果。
装备,还是装备,亨利做重视的部分。如果一支军队缺乏训练,没关系,只要有时间就能训练出来,但如果装备落后,那可就是要命的问题了。君不见,抗战时期的华夏军民,为何一败再败?不是士兵不英勇,而是装备是在太差!而很多战术战法都是根据装备才能实施的,也就造成华夏士兵、将领的战术落后,无法从具体的战斗中取得胜利了。反之,看看二战德军的战术,不管是德军宣扬战无不胜的闪击战还是步兵的班组作战技术,都是围绕着装备进行的。
所谓的闪击战,是德国以其大量的战斗机取得制空权,然后用俯冲轰炸机辅助地面坦克部队最为锋利的尖刀刺穿对手的防御线,之后迅速插向纵深,打击敌方的后勤补给以及运输通道,是敌人混乱,达到包围歼灭敌人的目的。
德军的班组战术使得德军号称二战最好的陆军,除了德军拥有一大批究竟训练的士官,配合默契之外,最重要的是德军装备的班组火力配置:MG34机枪,这款既能装上两脚架当轻机枪使用,又可以安装三脚架当重机枪使用,重机枪状态还能当做高射机枪防空用,与其后续型号MG42一起,可谓是二战最成功的机枪了。
围绕着MG34/42机枪,德军开发出班组战术就是以机枪为火力压制,然后步兵使用步枪掩护,手榴弹攻击敌方火力点,打破敌人的防御,取得局部战斗胜利。突出的就是这款机枪的射速,每分钟1500发的射速,足以让一名身经百战的精锐老兵胆寒!因为每秒5/6发的速度,在你发现的时候就是你被击中的时候,而且还是被几发子弹击中,运气好的还能成为残废,运气不好,那就呵呵了。
亨利也想把这款机枪搞出来,但是不现实。因为再好的机枪是也人来控制,不解决射击的后坐力,射速再快也不过是打上天去。就像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Ak47,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解决枪口上跳的问题,被美国和其欧洲盟友讥笑为打不中人的枪,但一个小窍门解决了问题之后,这款枪的力量就释放了开来:后世俄制以及仿造的该枪数量近100,000,000支!
可是现实的是,一款枪的制造工序有很多,至少现在还几乎不使用冲压的方式制造步机枪的零部件,凡是使用冲压的都是异端。这就没办法了,亨利即使知道冲压省工序省材料,但面对一群工匠——手工艺精湛的工匠们,也一样没招,人家说了:我们要制造的不是玩具!
好吧,反正现在也不是战争期间,这些武器装备只要够用就好,生产计划是留有余地的,富余的装备都直接封存了。现在是1906年,到一战爆发还有8年多,时间还来得及。按照亨利的计算,到时候攒下来的武器装备够100万人用的就行。
不过,缺口也不小,因为美国参战时的远征军总兵力是200余万人,考虑到工人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后续工厂的建设,亨利表示问题不大!比如机枪,勃朗宁告诉亨利,现在工厂能做到月产重机枪2000挺,轻机枪5000挺,迫击炮60mm的200门,80mm的150门,120mmd的80门,主要还是受制于合格的枪炮用钢不足,导致产量上不去。如果能保证枪管、炮管用钢充足,工厂生产的轻机枪和迫击炮能翻两倍,,重机枪也能增加一倍。
新扩建的原属海军的火炮工厂独立运作之后,能月产305mm的舰炮24门,380mm的12门,其他75mm、105mm和155mm的炮管数量都能达到100根左右,考虑到海陆军都需要的105mm口径的炮管要进行分配,亨利与海军协商之后,再度由海陆军各自拨款扩建了轻型火炮生产车间。
另外,这个时代的火炮口径与身管长度之比,在亨利看来都不是最佳,作为军迷的亨利知道,后世火炮往往都是52倍径,比如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某国火炮是155mm52倍径啥的,也就是说这个数值应该是最佳倍径比。步枪好说,射速不可能太快,枪管的耐热性好说的多,但火炮不同,同样的钢质,可能不同口径下表现就不一样,在45倍径时没事,但52倍径就可能几炮就炸膛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