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这人的天性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这也不是说天性谨慎就完全是好的,这要看个人的情况而定。
如果吴愆得到的是一部普通的功法,并且没有界和许多炼丹、炼器等,非常全面的修炼系统的话,那么吴愆就不会谨慎到这种程度了。
相反的吴愆还会积极寻找修真同道,如果遍寻不到,还很可能会在普通人面前,显露自己的不同,以此引起修真之人的注意,这样做会让吴愆在修行路上走的更远。
而现在的吴愆却不会这么做,因为有太多的秘密,让吴愆无法确定自己暴露身份,会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并且地球之上的修真之人,到底达到什么修为,能不能发现自己的秘密,而且这外来的传承能否被接受,太多的不确定性,让吴愆不敢暴露身份。
因为一旦有大能修士,地球这么小,吴愆一定会被查到骨头里,吴愆本身的功法,在得到界后吴愆就有猜测,界能抗破灭之力的宝物,传下的功法能简单吗?
吴愆身上的每一样东西都经不起推敲啊,所以这个险吴愆不敢冒。
结束了道教圣地之行,一路回到家的吴愆,开始了研读学习道教经典的工作,这一研读吴愆发现,这道教的经典真是博大精深,虽然吴愆可以用修真者的超强记忆,强行记住道教典籍的内容,可要是真正的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那还需要下一番苦功。
说到这吴愆去到,道教圣地一行,不光带出了上千册的道教经典,更从中带出了大量的武学典籍,当然这不会是原版的,只是抄录下来的副本而已,别看只是副本内容却是丝毫不差,而这武学典籍对于吴愆来说,吸引力不在道家经典之下。
不是因为对华夏武学的神往,而是因为这道家经典是指引修行之路,和内在的修为境界之上的提升,而这武学典籍却是外在的提升,可以说是卫道之法也不为过,要知道这修行之路千难万险,没有这卫道之法、卫道的神通,那是万万不行的。
而且这修道之人,不可能是一团和气,对于天材地宝那都是争来的,打斗是在所难免的,既然要斗那么这武学、道术,就有了用武之地。
在此之前,吴愆因为修行刚刚开始,没有时间去学习这些东西,现在的吴愆功法正在沉淀期,刚好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些技巧,同时学习道家经典来充实自己,这样一来,吴愆每天都在学习中度过。
相对于道家经典而言,武学典籍更热血一些,这武学之中充满了奇思妙想,让吴愆是大开了眼界,就拿这武学其中的一个,出自青城山的名为蛇鹤八步的武学典籍来说吧。
这一本武学典籍,集合了蛇与鹤的特点,并且着重在步法和蛇与鹤的动静之法上,不光是神似更有其形似,那动静与步法结合,出手于最佳的时机,而且运势于内,出手如闪电,让人防不胜防,以手为鹤喙、蛇信,攻敌于不备并可借身法技巧近身缠敌,若敌身坚体固,则可以鹤喙之法,以闪电之速击之,敌必破。
由此可以看出,这华夏武学的深奥与神妙之处,而这只是吴愆带出武学的其中一本而已,与其类似的深奥武学数量极多,这蛇鹤八步在其中并不如何的突出,只是因为其名字醒目,所以吴愆才挑选出来观看。
由此可以推断,华夏武学确实博大精深,在实战过程中,有着其无与伦比的先天优势。
虽然华夏武学在内功之上,无法与修真的真气相比,不过在这武技之上,却可以多多的运用的,武技虽不如修真的神通威力无穷,可这技巧和实用性上却不逊色半分。
而修真之人的争斗,运用最多的也是这技巧,神通都是压箱底的绝技,怎能随便用出,一旦漏了底对于修真之人,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所以这华夏武者藏技的根本原因,也是为了保命,而相对于修真者的神通而言,这神通一是藏技、二是威慑,神通之所以叫神通,是因为其威力巨大,并且很难防御,同时这神通具有隐秘性,一般都是各有传承,不通其理之人无法做出有效的防御和躲闪,是一种极具威慑力的大型招式。
既然是大型招式那施展出来,这速度方面相对于普通招式而言,就要慢许多倍,并且消耗巨大,一旦使出对于自身的负担极大,往往都有一段虚弱期,这期间是一段极度危险的时间,所以这修真之人,有神通的人不少,施展神通的却不多,这样一来这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吴愆身怀三大顶尖功法,其中的体修功法阴阳真御功,对招式武技的要求最多,也最能发挥武技的威力,所以吴愆对于这武学典籍也是尤为看重,那拳脚之间的酣畅淋漓,速度和那碰撞之间的美妙感觉,是无法言说的。
吴愆本人虽天性谨慎,可是身为华夏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堂堂男子汉,其骨子里也有一个大侠梦的,身为一个现代人了,不可能回到古代去,可这修真界却可以完成吴愆的大侠梦,这也是吴愆对于寻找修真界,非常上心的一个原因。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