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生活的本质’为题,写一篇作文。”
当这个题目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其他学生们的目光中,难免都出现了些许的失落感。
光看这个作文标题,很普通,没有任何亮点,要说难点吧,也不至于,命题作文,中心明确,审题也容易,至于生活的本质……对学霸来说,并不是很难的内容。
“周老师,”刘敬之一笑,“这就不太合适了吧?不是我写不了作文,你出的这个作文题对我来说没有丝毫难度,只是一节课不到的时间里,你只让我写一篇作文,太不尽兴了吧?”
周洋老师点点头,“嗯,我觉得刘同学你说得有道理。”
周洋说着,抬手又在键盘上敲击起来,题目下面出现了作文要求:
要求:
1.在扣题的前提下,文章内容必须精简;
2.文章内容要深刻反映题目内容,否则算跑题作文;
3.在文意深刻的前提下,文章内容越精简,评分越高;
4.不得抄袭、套作。
学生们看着新出现的评分标准,都开始窃窃私语。
多数人首先关注标题,然后关注作文要求里面的“精简”问题。
周洋移动鼠标,点击考试测评系统的“开始测评”。
大屏幕上,这个题目和评分标准闪烁了一下,一个进度条出现:正在测评中……
几秒种后,屏幕上显示:测评通过。
考试测评系统显示“测评通过”,说明这道题的设计符合考纲也符合学情难易程度。
周洋抬起头,看向刘敬之。
刘敬之看着大屏幕上的题目和要求,口中道“有点意思,但也不过如此”。
他拿起笔来,微微闭目开始沉思。
刘敬之不愧是他自己所说的学神级别,脑海中将作文要求逐条分析一遍,然后综合了起来。
然后他就已经理解了这道看上去奇怪的作文题。
看似命题作文,其实并不简单,因为探究生活的本质,对成年人来说都挺难;
没有限定字数,又要求“内容精简”,得精简到什么程度,才能既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又不显赘余?
那么,如果能十句话说清,就不要说十一句,能九句话说清,就不要说十句。
那么……能一句话说清,就不要说两句话。
刘敬之一笑,拿起笔,刷刷刷写了起来。
其他同学,或者继续看大屏幕上的题,或者也开始写起来,但更多是等待刘敬之的答案。
几分钟后,刘敬之道,“完成了。”
同学们吃了一惊,这么快?
周洋做了个邀请的手势,刘敬之离开座位走上讲台,来到电脑前,将自己的答案噼里啪啦输入了测评系统中。
随着刘敬之的输入,大屏幕投影上也显示出了他的答案:
答案一:
《生活的本质》:“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答案二:
《生活的本质》:“未活过的人想生活,生活过的人不想活。”
随着刘敬之答案的出现,下面的窃窃私语多了起来。
“这家伙一篇作文就写一句话?还给了两种答案,哪儿来的自信?”
“是要求精简,但这答案也太精简了吧?”
“还别说,这两个句子,怎么感觉似曾相识啊……”
看内容,每个答案只有一句话,最多的不超过二十五个字,最短的还不到二十个字。
但如果按照题目的要求,既要精简,也要深刻,这的确是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
这个刘敬之,胆识过人,也很厉害啊……
若是别的学生,就算精简,也不敢写一句话作文。
顿时,同学们再次为周老师捏了把汗……
刘敬之回到了座位上,洋洋得意看着周洋,“周老师,我刷题这么多年了,什么怪题没见过,如果你以为,用这样一道反常规的题目就能把我吓住,那你真是想多了。”
周洋点点头,“刘同学说的很对,我们在应试的时候,的确需要沉着的心态。”
然后他抬眼看向大屏幕上刘敬之的这两个答案。
“刘同学涉猎果然广博啊,‘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一句话,一篇作文,嗯,不错,用的是著名作家林语堂的原话,语言精辟,一针见血,体现了面对生活时候坚韧的意志,不错,不错。”
刘敬之口中嚼着口香糖,听着周老师的夸赞,已经能想到后面看向他背影的学生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了,但他并不在意。
周洋挪动鼠标,却刚才念到的这个答案,点击“答案评分”选项。
大屏幕上猛然跳出一个红色的数字:0分!
全班瞬间宁静了下来。
刘敬之猛然站了起来,瞪着那红艳艳的0,“凭、凭什么给我0分?!”
周洋耸耸肩,“我猜……因为抄袭了吧……”
果然,几秒后,系统生成了答案点评:“考生抄袭,零分作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