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在李利的劝说下,李催只夺了王宏、宋翼二人官职,就不再追究了。只是王允的妻儿老小,李利却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

站在胜利者和仇敌的立场上,李利没有办法去同情王允。毕竟他们打的就是为董卓报仇的旗号。

另外,在汉朝尤其是东汉这个年代。为血亲、为朋友、为故主报仇,那是天经地义。董卓被王允诛了满门,要是李傕不杀王允满门,那才叫奇怪呢。搞不好还会被人骂。

举个年代比较近的例子。史书上东汉有名的酷吏,前卫尉阳球年轻时,因为郡吏侮辱了他的母亲,他就带了一帮人把这郡吏的全家老少杀了个一干二净。因为这事,他不但没有被官府追究,反而因此出了名,从此仕途一帆风顺。

由此就可见这会的风气了。民间和官府,都提倡并鼓励复仇。从汉武帝听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这种风潮就渐渐开始流行了。因为这会的儒家主流是公羊派系,这个派系的士子,从来都是睚耻必报的。把孔夫子说的以直报怨体现得淋漓尽致。

春秋时公羊说:“九世之仇犹可报乎?”

孔子的回答是:“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但公羊传里,人家更直接:“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这就是有仇不报非君子的最早出处。

看到没有,这就是汉朝的儒,你杀我一人,我杀你全家。我杀不了你,我就挖你祖坟。真有这事。扶风苏不韦,因前司隶校尉李暠以旧怨杀其父苏谦。苏不韦就挖地道到李暠家里,杀其小妾与儿子,刚好李暠上厕所而避过一劫。李暠害怕,从此经常搬家。苏不韦见寻不到李暠,就把李暠之父的坟给挖了,取其父尸身首级,悬挂于市。李暠因此活生生而被气死了。

当然,苏不韦也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因为名将段颎和李暠关系好,他想给李暠报仇,先征苏不韦为官,苏不韦害怕,称病不去。段颎就逼从事张贤去苏不韦家,把他一家满门给杀光了。

当然,这种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互相仇杀,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思考。但总体而言,大复仇在此时,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所以李傕、郭汜要给故主董卓报仇,谁都没法拦着,谁都没法开口。

可怜王允,一代名士,自己惨死也就罢了,还累及宗族。王允满门被诛,只有几个侄儿带着王允几个幼孙,在有心人的遮掩之下,秘密潜逃出去,回到了并州老家。

诛了王允满门,杀了黄琬,又收降了韩遂、马腾。李傕等人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与此同时,朝廷职位也开始大变动。

前将军赵谦为司徒,接替王允的空缺;赵谦之祖赵戒,桓帝时太尉;赵谦之叔赵典,官至九卿。赵谦在初平元年(190年)时就当过一阵子太尉,所以他位进三公,理所当然。

又以太尉马日磾为太傅,录尚书事;以车骑将军皇甫嵩为太尉。马日磾,马援之后,马融族孙,中平五年就曾当过太尉,妥妥的名门之后,官场老资格;皇甫嵩就更不用说了,李傕、郭汜拉拢的对象。

又以杨彪为司空,取代淳于嘉。三公就位之后,接下来又是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朝廷这边搞完之后,就轮到凉州军来论功行赏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