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回新疆后,第一个脱离了依赖运营商的行业单啊,我可是郑重其事,写得要漂亮点儿,让领导重视,争取来个开门红!
新项目立项报告
项目名称:新疆联众能源油库综合信息传输系统
项目单位:新疆联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孔令强总经理
项目对口单位:安全技术部
接口人:总工程师龚林夫
无线负责工程师马韶刚
资深工程师胡万富
项目概述:
就是用无线传输的手段,解决油库的油位测量自动化,以及数据传输和整体应用系统化的综合信息传输系统的建设方案。
公司简介:
新疆联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油品运输,成品油的存储及相关销售业务,业务范围,除覆盖国内市场以外,还包括欧亚大陆桥的国外油品进口业务。
现有技术状况:
从原油进口,到出口,每日油库库容的库容量,均由人工攀梯上罐顶进行手工测量,再由手工填写的测量数据,上交技术室,进行人工统计,计算,事后才能知道油库容量的状态,并且,算出来的数据,再由人工填写各种报表,分别手工报交给相关的领导和使用部门。全程均需要人工的力量。无论冬夏寒暑,气候条件多恶劣,都只能依靠人工手段取得数据。
在进入油库前,所有人员交存手机在门岗处,换工作服和戴安全帽方可进入。
现有存在问题:
1、数据准确性问题:全部依据人力,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极高。就是说,数据是否准确,与人员的责任心、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质量有极大的关系。这样,就有可能因为任何一点出于人本身的原因,造成测量数据与实际数量产生误差,从而不能准确计量的问题另外,从罐装进库的油品本身来说,每一批次罐装进库的油也都有不同的密度,油深度不同,带来的各个高度面的压力也不一样,这些数据的计算,与库的安全性有直接的重要关系。
2、人员安全性问题:从测量人员本身来讲,这样每日重复的高危劳动,对人员身体本身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人工投尺,要开罐测量,尤其是在夏日酷暑高温之下要上到储油罐顶进行测量,工作环境极其危险。象中石油、中石化之类的油库来说,他们的日原油吞吐量巨大,测量频率甚至要求是每隔2小时就要上罐测量一次。这种特殊工种的劳动强度和危险性,可想而知。在这个库里,专职测量人员有45名,每人每天要上下开罐投尺十几次。
3、数据及时性问题:按目前的技术手段来讲,全靠人力测量,再根据测量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到最后形成报表,交到领导和使用部门手中,相当费时费力。并且由于油库进出,在这种滞后的计算表提交的模式下,如果出现计算误差,出现进库罐装量大于最大容量,出现溢出的情况的话,将会酿成大祸,出现重大危险。
4、信息传递分块隔离:按目前的技术传输各种信息,都是由手工纸质手段进行传递的,没有形成一套,按各个管理部门的需求,适合企业内部度身订做的一套信息传递管理系统,企业完全没有实现电算化管理,管理效率不高。
5、油库库区内手机信号未作屏蔽:除了门岗值班人员,进行24小时的值班制度,对所有进库人员,在开具了放行审批条的前提下,进行手机收存值班室的检查以外,区内未做任何手机信号屏蔽电磁环境处理。
6、标准问题:外贸要求的测量标准以及国家规定的防爆标准:在我们提出将来可以采用无线通讯手段,配合液位仪测量出来的数据,直接传递回办公区的方案以后,联通合能源的卢工介绍,在现行的外贸要求下,有些数据,必须是还原人力手工测量的标准为标准,如果我们做的这套电子手段所测量的,不能通过外贸的要求的话,这部分外贸需求的测量,还要依靠人工来解决另外,就是我们用来传输每个油罐库容数据的无线传输,必须符合国家安全部门的防爆标准。
解决方案:
根据实地参观考察,以及详细了解了现状和需求,拟出以下解决方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